足迹
我岳父是李世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七十二章 骊山告关中书(第3页)

张阳低头看向徐慧。

徐慧也是抬头眯眼笑着。

这丫头向来聪慧,已是能够独当一面了。

张阳揣着手接过那份他自己写的国书,皱眉道:“我回去给你盖个印,往后过关运送会更方便,以后你就留在关中,不用这么奔波,这些事情交给南诏的人就可以了。”

徐齐聃回道:“小子正想去见见父亲和母亲。”

“嗯,你爹在路上了也快到了,是来接你回去的。”

徐齐聃又拿出一份书信,“这是南诏现在的形势,独罗被带回来了南诏,为了稳妥起见南诏人还需要这个人号召,他此时是南诏的大臣,但南诏的实权依旧在当初县侯派出去的那些人手中,其中有两位各带一千兵马南征了。”

张阳看着书信中的内容。

“县侯应该派人去南诏主持各项事宜,南诏的大权要握在骊山手中才是。”

闻言,张阳回头看去,见是王公公在说话。

这位老人家在宫里久了,现在还穿着宫中内侍的衣袍,如此他才觉得依旧是在为天可汗做事。

张阳收回目光,“我会安排的,你们留在骊山用饭吧。”

徐慧拿着账目,带着几个骊山的女孩子开始统计铜矿的数量。

徐齐聃与他的江南族亲走入骊山,在这里用着饭食。

“师父,弟子这位胞弟如何?”

张阳点头道:“是个很不错的孩子。”

徐慧有些骄傲道:“他八岁就能背诵文章诗篇了,是少年才子。”

“你觉得该如何安排他更好。”

徐慧双手背负,又道:“其实爹爹身边还有一个弟弟,齐聃在父亲身边多留几年,往后他就留在南面主持家中事宜。”

这毕竟是徐慧家的家事,张阳不愿多问,又道:“这些铜矿质地如何?”

“很不错,上好的铜料锻好之后便是精铜,如此一来骊山不用再被朝中限制资源,而在生产上掣肘了。”

武士彟带着人将这些铜矿运入骊山,至于分量还要等烧出精铜之后才能统计。

短时间内,骊山不再缺铜了。

徐孝德匆匆坐着马车而来,他是来寻自己的儿子的,毕竟是家中的长子,说不担忧是假的。

“老徐,你儿子好好的,我们骊山又不会对他做什么,看你紧张的。”

“县侯说笑了,只是家中对这个孩子挂念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