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岳父是李世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七十二章 骊山告关中书(第4页)

徐慧正在和她的弟弟说着话,这姐弟两有不少话语要交代。

张阳对徐孝德道:“打算送你们家一台蒸汽机。”

“县侯,这……”

“你别急着拒绝,不只是要给你们家,辽东也需要,是能够装在船上的蒸汽机。”

徐孝德抚须道:“县侯,这蒸汽机实在是不敢收,下官不过一介文人。”

“用得上的,蒸汽机是骊山的心脏,这是我们的骊山的规划。”

徐孝德叹道:“老夫年纪大了,往后这些事都让慧儿做决断吧。”

张阳拍了拍他的后背,安抚道:“最近朝中如何?”

徐孝德忧心道:“朝中正是休沐,昨日有奏报送入朝中,河北各地担心这一次雪灾会影响耕种,来年有许多事要安排。”

张阳道:“所以岭南建设也迫在眉睫,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县侯所言不错,朝中几次有人进谏建设岭南,若能建设好,中原又多一个粮仓,而且……”

话语顿了顿,徐孝德放低自己的声音,“朝中有人说此次要建设岭南,绝不让骊山再插手。”

张阳笑道:“要放在以往,徐御史不会与我说这些。”

等徐齐聃用罢饭食,徐孝德便带着他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徐齐聃问道:“父亲,往后我们徐家要一直跟着骊山吗?”

徐孝德回道:“嗯,早就如此了,不是吗?”

徐齐聃回头看了一眼骊山,那段铁路就横在骊山前,现在它还是只有这么一段。

骊山要做的事有很多,一篇告关中书出世就令关中各县闻风而动。

足以见得骊山在关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长孙无忌偶染风寒,他咳嗽着走入中书省,提前结束休沐的人不少,中书省的重要官吏都已经在场了。

裴行俭也坐在其中,这个长安令做得糊里糊涂的,现在听着高季辅问话,自己也是一问三不知。

高季辅又对房相道:“事突然,事先没有准备过,又岂会料到骊山会写一篇告关中书。”

房玄龄抚须沉默不语。

高季辅又补充道:“不过裴府尹也说了,往后骊山再有举动,会让骊山先告知京兆府。”

见高季辅又看了自己一眼,裴行俭会意连忙道:“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