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我是贾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7章 承辉之治(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承辉帝在北方大搞基建,贾琏在广东大搞教育。

贾琏搞的是基础教育,每个州要设一所技校,每个县要设一个教育普及小学,小学课程不多,只有语文和数学。成绩优异者,可进州技校。

最最重要的是,这些学堂是免学费的。而州一级的技校,直接全免,还管吃的,提供免费文具。

今年是贾琏第二任期了,离开前最后一年才大办教育,原因也很简单,以前缺钱。

这个政策推出来之后,整个省都沸腾了,这年月读书可不便宜啊,一家五口人供一个读书人都极为艰难。

下面的州县官员对此颇有微词,因为这么干,他们能捞的好处就少了一些,掏钱嘛,谁愿意呢。

但是没人敢反对,贾琏几乎是一个州一个县的下去看,这一年的精力,基本都花在这上面了。

还是这一年,沙俄与周帝国的条约在阳春三月签署了,再不签今年就回不去了,还要再呆一年。

仿造与英法签署的友好条约,该条约主要划分了中亚的势力范围,大概嘛,一家一半。里海也是一分为二。

条约归条约,能不能执行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在官面上都表现出友好的意思。

鲁缅采夫还算满意,毕竟官方确定了势力范围后,哈萨克纳入了沙俄的势力范围。

合约签署后,代表团迫不及待的返回,时间已经很紧了,争取在严冬之前,回到俄罗斯吧。

贾琏获悉合约内容后,多少有点遗憾,毕竟哈萨克没拿下来,那才是最肥的地方,并且逼近高加索了。

以后再说吧,反正以沙俄的尿性,谁知道这合约能维持多久。有这个合约,让沙俄专注于西方,不是坏事。

为了兼顾对外的军火贸易,广东沿海各地起了很多工厂,军工企业一律纳入研厅的旗下。绝对不允许私人经营。周边的很多企业,围绕煤铁产业,日渐兴旺,消耗了大量的人口。可以说,京城和广州,一南一北,在工业上已经把江南甩开了,再有几年,产出上也能甩开江南。

煤铁产能带动的还有造船业,大量的商人看到了利益后,大胆的拥抱海洋,驾船在南洋势力范围内到处做生意,带火了造船业。

贾琏迟迟没有碰江南,主要还是担心对于原生态的产业带来的冲击太大,这样会导致动乱。

相比之下,让当地人自己看到了工业大生产的好处,自然会跟进的。江南那个地方从来不缺资本。

眼瞅着这一年过的很快,又到了一年的秋税时,贾琏很耐心的等着朝廷的命令。

他知道,真的要结束这一段了。

今年的夏秋两税,得益于工商业的快展,收上来的税已经越江南,成为了国内第一纳税大省,相比之下,京城虽然没有越江南,但是加上直隶省在内,税收无限接近江南省。

统计数字上报之后,对于朝廷而言,带来的震撼格外的强烈。建国至今,江南一直是纳税头号大户,从没丢掉过第一名。

与此同时,经过吉姆带着舰队武装游行,寓教于乐之后,澳大利亚占了一小块地方的昂撒人,决定向伟大的大周帝国皇帝效忠。

年底之前,一艘来自澳大利亚的船,带着当地的“民意”

,在舰队的护送下,来到了广州。

你还真不能怪澳大利亚人怂,因为过去一年,曾经的流放地,大英帝国彻底忘记了,一个人都没流放过去。

现在的带英,根本不愿意惹恼周帝国。但凡有哪个不开眼的,这个时候搞事情,搅了印度殖民地初步稳定的局,资本家的铁拳一定会落下。

一边是被带英遗忘的角落,一边是周帝国的舰队登门亲切的造访和问候,就问你怂不怂。

贾琏接见了民意代表欧文和帕斯,这两人面对贾琏时,显得有点局促。相比于贾琏身上穿的都是这个时代欧洲最昂贵材料做的衣服,这哥俩不禁自惭形秽。差距太大了。没法子,洋鬼子就认这个,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跟他们讲不通。

贾琏只是按照贾母的生活水平设宴款待代表,一口气上了三十六个菜,直接给两个代表整不会了,手里的象牙筷子,面前精致的瓷器餐具,真的是怕手一抖,给瓷器打了。

在贾琏热情的邀请下,战战兢兢的用刀叉开始吃时,这两人的舌头已经不行了,澳大利亚的山猪,吃上细糠了,美味令两人流下了眼泪。

欧文道:“上帝,我们以前吃的是猪食么?”

陪同的吉姆耸肩:“请不要侮辱猪!至少这栋建筑的食材猪,吃的比你们以前吃的好的多。”

帕斯根本不说话,甩开腮帮子,闷头猛吃,一边吃一边掉眼泪。

这顿饭吃完后,两人已经不能动了,撑着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