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我是贾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6章 大搞基建(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这一年的秋税数据上报之后,一直紧绷神经的承辉帝长出一口气,全国总计六千五百万元,算上夏税,总数破亿元。

这是本朝建国以来,头一次达到这个高度。就这,还没把铸币税算进去,算上铸币税,一亿五千万元都打不住。

内阁会议上,承辉帝感慨万千,对群臣道:“朕自登基以来,殚精竭虑,筹谋国事,终见成效,今可为盛世乎?”

嗯,古代就是这样的,盛世的标准不高,对内中央财政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对外,则是开疆拓土。

承辉帝敢称盛世,不单单是这两个标准,还有一条,三年之内,民间并无大规模造反的。那些落草为寇的,不算在造反内。

史书上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太理想化了,只有现代才算初步实现。

林如海起身道:“陛下,今盛世无疑。然则以臣观之,江南、广东两省秋税数据,比之以往近乎翻倍,此前排名不高的京畿也能进入前十,国用前所未有之宽裕,皆赖工商之功也。”

“陛下,重农抑商,此国策也,不可轻易。”

郭衍如同屁股下有钉子,腾的跳了起来,几近呐喊。

李清也站起道:“陛下,本朝善待工匠,前所未有者,不可再变。今京城米价受海外大米冲击,百姓叫苦不迭,需谨防谷贱伤农。”

承辉帝不错的心情,因为这俩先后站起说话,瞬间跌落了许多。

什么意思?李元从海外运点大米回来,低价销售,这是惠民之策。米价低不是好事么?怎么就叫苦不迭了?

朕怎么觉得你们这个为民请命的味道不对呢?

承辉帝视线巡视,李清和郭衍一脸正义,潘季驯低头冷笑,林如海斜视二人,张庭恩面带戏谑。

有时候,就怕气氛突然凝固,现在就是这个情况。

承辉帝不知道这俩到底玩了啥把戏,真正的目的到底如何,所以以静制动。

张庭恩起身朝皇帝拱手;“陛下,微臣在湖广时,曾见多名官员,小麦韭菜分不清,稻谷秕子混为一谈。这类官员在任上时,严重依赖士绅帮助收税,士绅究竟收了多少不清楚,日常理政断案对士绅也多有偏袒。臣派人下去调查,这类官员,日常难得离开府城县城方圆五里,偶尔有也是为了迎来送往。此辈不通农桑,遑论工商耶?”

一番话说完,李清和郭衍都坐下了,只是坐下之前,郭衍阴恻恻来一句:“贾不器在京城威望无人能比,一旦有事,振臂一呼,四方景从。”

“狗贼,安敢凭空诬陷朝廷重臣!招打!”

林如海暴喝一声,抓起茶杯就砸过去。郭衍连忙躲开,碰的一声,茶杯落下,碎了一地。

潘季驯见状,赶紧搬椅子,离开郭衍远一点,口中淡淡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以免被天雷误伤!”

李清倒是想拦着的,看看皇帝一张脸能渗出墨水了,心里不禁哀叹,郭衍完蛋了,贾琏也能碰的么?

茶杯没命中,林如海起身迅的把椅子举起来要接着砸。

“成何体统,肃静!”

张庭恩大声喝止,林如海这才收手,放下手里的椅子,眼神恶毒的看着郭衍:“狗贼,你等着!”

郭衍努力的维持平静,其实心跳如擂鼓,他就是赌一下,不求立刻扳倒贾琏,但求在皇帝的心里埋一根刺。

这种事情,郭衍可谓非常熟练了。皇权这个东西不讲道理的,不管你有没有做,有没有想,只要你有威胁,就足够了。

承辉帝厌恶的看一眼郭衍,看的他胆战心惊,瑟瑟抖之后,这才淡淡道:“朕能容东平西宁二王,王子腾、李逆也容的下,怎么就容不下一个功勋累累,多次救驾的朝廷重臣呢?郭衍,回答朕!”

内阁会议诞生至今,鲜有皇帝对内阁大臣直呼其名,至少在承辉帝登基以后,这是头一回。

“陛下,微臣一片赤胆忠诚,望陛下明鉴!”

郭衍起身离开位子,跪伏于地。

“郭衍,乞骸骨吧!”

承辉帝起身,拂袖而去。

郭衍依旧跪伏于地,众人看着他,眼神各有不同。唯独没有怜悯。即便是李清,也认为郭衍聪明过头了,也不看看时候。

要知道,眼下贾琏人在两广,手握重兵,这种话怎么可以在众人面前说呢,就算要说,也要在私下对皇帝一个人说啊。

看来郭衍是真急了,别说撼动张庭恩和林如海,李清都走到他前面去了,难怪他着急了。

“起居郎等记住了,今日之录,直接销毁,会议细节如果传出去,等着弹劾吧。”

张庭恩对着记录人员来了一个严厉的警告。

怎么说呢,传出去固然郭衍没个下场,皇帝也会被议论,毕竟对内阁大臣直呼其名,有失体统。

众人离开时,才看见裘世安一直站在门口后面,负责记录的人员这才出了一身冷汗,知道张庭恩一句话救了他们。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