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我是贾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7章 承辉之治(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丫鬟端茶上来,放下后腿,二人才敢伸手去端茶杯,喝上一口解解腻。

“阁下,最后一个问题,信仰!”

帕斯作为实际的话事人,提出了最后一个条件。

对此,贾琏很干脆道:“只要不传教,想信什么信什么。这个国家有很多宗教,不差你们一个。”

贾琏还真就不担心这个,别看澳大利亚偏,只要现了金矿,主动去淘金的内地人能有多少,贾琏都搞不清楚。沿海辣么多省,愿意冒险并且有条件冒险,鬼才知道有多少人去搏一搏。现阶段澳大利亚不足两千人口,稀释起来不要太快。

嗯,南洋的土著,贾琏不打算往那边送,宁愿送棒子和鬼子,都不送南洋的土著过去,免得带坏了还算勤劳的能吃苦的昂撒人。

现在是十八世纪末,欧洲少说还要打个二十年的,有二十年时间,不足两千的昂撒人,早被淹没了。

当然了,关键还是教育,划重点,敲黑板,在当时的官方语言里,一定要是汉字。

至于当地土著的问题,贾琏暂时也没啥法子,先接触吧。

贾琏的报告以最快的度送往京城,腊月之前抵达。

承辉帝读了报告,大喜过望,都说了是盛世嘛,看看,一个西洋人的地方,主动要求纳入大周的疆域。

按照贾琏的报告上讲,当地必须派遣官员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多派人去搞教育,年纪大的洋鬼子不管,小孩子必须纳入汉语教育。

贾琏为澳大利亚设计了一套制度,当地的最高长官,必须由朝廷派遣,次一级的官员,由当地人推举,再次一级公务员,则必须参加考试。择优录取。当然了,推举制度只是一个过渡手段,为了安抚当地人,后续还是要改变成派遣制度。贾琏也没瞒着两位民意代表,并且告诉他们,可以把家里的孩子送到广州来上学,赢在起跑线上。

这里贾琏是挖了坑的,但凡是昂撒人的后代,只要来到广州读书,生活十年下来,杀了他都不想回澳大利亚。

当然了,贾琏也给这两位民意代表留了个扣子,他们要是愿意,也可以搬来广州居住,身份自然是澳大利亚州的商务代表嘛。

澳洲设州,而不是省,就是因为人口太少了。等以后人口几百万了,再多设省都来得及。

盛世自然是要有具体表现的,以前是万邦来朝,如今有蛮夷献土。

华夷之辩的思想又开始闪烁了,夷狄入华夏,则华夏。

啥意思呢,只要你愿意加入华夏大家庭,说汉语,吃中餐,放汉屁,你就是华夏的一员。

可以说,贾琏这份报告,来的正是时候。至于报告中,澳洲不过两千人口,几十万土著的事实,直接被忽视了。

将来真的派官员过去,估计看到当地的情况,眼泪都能落下来。

过去一年,承辉帝屡屡在朝会上,大谈特谈盛世来临。媒体也都跟上大肆渲染,在伟大的皇帝陛下带领下,周帝国成就了盛世伟业,雄踞世界。彰显了天朝上国的威严。

承辉帝已经想好了,年前一定要搞一次大的祭太庙活动。正在寻思,搞点啥好消息去告慰先祖呢,好吧,瞌睡送枕头啊。

你也别管这块大陆在海上,距离有多远,就说这个岛大不大,是不是蛮夷占据之后,效忠了周帝国皇帝。

内阁会议上,很快确定了搞一个献土仪式!礼部紧急派人南下,教这些蛮夷什么是礼仪。

至于在这次献土行动中,挥了巨大作用的吉姆,将被授予爵位。至于贾琏嘛,皇帝和内阁还在讨论,下一步如何使用他。

还有一个,两广总督的人选好说,广东巡抚的人选必须谨慎。

就贾琏在广东干的那些事业,换一个不懂行的去,甚至理念与贾琏相悖的官员,搞不好就是一场灾难。

也不怪皇帝和内阁谨慎,毕竟现在广东是纳税第一的省份了,今非昔比了。

最后还是承辉帝在内阁会议上拍板,让贾琏拟一份后续三年广东施政纲领,上交内阁和皇帝,根据这个纲领,选官员接任。

这种事情看着就很离谱,实际上也很离谱。但是把这个事情和贾琏联系起来,再与执政六年后,广东跃升纳税第一省联系起来就没那么离谱了。

决定之后,承辉帝的热情又放在了拜祭太庙的活动上,还是媒体开路,总结一下皇帝这些年的政绩,结合最新的蛮夷献土,达到了一个gnetbsp;最后自己给自己定性“承辉之治”

相比之下呢,今年河南取得的成绩,简直就没啥热度。过去一年顺利完成了清田之后,秋税正式摊丁入亩。

实际上这个事情在民间影响很大,只是在朝堂上,盛世来临的风头太盛了,根本拦不住。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