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兵出十方(第5页)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谁也没能听出来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朕还曾试图游说,真的算是给他们脸了。”
刘辩说道,“终归一切还是要拿拳头说话。”
荀彧说道:“是他们亲手放弃了最后一丝活着的机会。”
刘辩的心情稍微有些复杂,他摇头笑道:“朕只是觉得……当墙倒众人推的时候,朕变成那堵墙就心里怪怪的,你们谁能替朕解释解释?”
“陛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并非陛下之错!”
荀彧说道,“子孙无法避免的须当承继父辈的罪责,但不可承受祖先的罪责。朝廷眼前的灾厄,并非是因为眼前之事,它就像一棵树蔓延出来的根茎,上可倒推数代先皇,在先皇时,轰然爆发。”
刘辩想表达的并非是这个意思,但他接受了荀彧的说法。
他内心真正的复杂,来源于眼前的现实,和他这个后来者所旁观的历史之间的冲突。
“接下来该兵向何方,你们尽快议一议吧。”
刘辩说道。
荀攸忽然说道:“陛下,请恕臣冒昧,臣想先说一说夕阳客栈之事。”
“可是有什么问题?”
刘辩问道。
“陛下奇思妙想,思虑之周全,令臣无比钦佩。”
荀攸说道,“臣只是觉得人手有些多了,五百余名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悍卒,若心怀忠诚,他们必然能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巨大助力。可若他们聚在一起心怀不轨,从内部攻克一座城池,只需手中有刀枪。”
“陛下此举,臣并无觉得有任何不妥,只是觉得应当将人手分散出去。”
刘辩笑了起来,“朕还以为是何事,此事你应当问问荀文若。”
荀彧神色微怔,但转念间,他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荀攸疑惑的看向了荀彧。
“夕阳客栈,大概也是陛下所屯田地之一。”
荀彧说道,“庖厨的手艺也并非一蹴而成,教会一个人,然后令他教会一群人,再分散各处。”
荀攸恍然,“原来如此,倒是臣多虑了,请陛下恕罪。”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错之有。”
刘辩淡淡一句话将此事揭过,接着说道,“袁绍在吃了迎头一击之后,又开始给朕装死了,也不见他联合诸路兵马,合力抗朕。”
“接下来该兵向何处,需慎重。山阳郡南、北、东三面皆有敌寇,除袁绍等人外,又有黄巾军与南匈奴余孽在周边肆虐,接下来该打什么地方,先打谁,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从山阳向东的局面复杂到刘辩看着都头疼。
严格来讲,不管是那一路兵马,现在都是他这个皇帝需要对付的仇寇。
“臣以为可先克泰山郡,除泰山贼。”
荀彧说道,“山阳郡既克,朝廷便须兼顾山阳郡的休养生息和战争,若向东,我军便首尾不能相顾。”
“朝廷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恢复山阳郡的民生,若被敌军迂回绕后,则前功尽弃。”
“待吕布率军抵达,便可牵制南边的刘表与袁术,此时向北,先克泰山郡是良机。”
“臣附议。”
荀攸也说道,“可令曹孟德将军移兵昌邑,以为震慑,同时提防东面来敌!”
刘辩从成安离开后,将曹操留了下来,提防北部的动静。
“王匡此人,你们有谁熟悉?”
刘辩问道。
泰山郡的形势也不是很简单,足足有三路兵马,站在袁绍一边的王匡是最大的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