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向北向北(第1页)
臣与王匡皆曾在何进幕下为僚,时王匡为大将军府掾,他的事情臣倒是或多火或少的知道一些。”
在皇帝问及之后,荀攸说道。
“王匡年轻时与张邈一样,也素有贤名,他乐善好施,不计较钱财,当地士人与百人非常追捧他。”
发丝在风中轻轻扬起,刘辩呵呵笑了一声,“看来也是一个及时雨。”
“陛下的形容十分恰当,差不多的确是这个样子。”
荀攸笑说道,“名士蔡邕当时与他乃是挚交,双方经常在一起互相探讨学识。”
“蔡邕?”
刘辩低喃了一句。
他忽然间发现蔡邕这个人的立场很迷。
他清晰的记得,在史料中蔡邕因为董卓之死而在席间哭泣,引来王允的不满。
与名士交往,在刘辩看来是因为学识和见解。
可因为董卓之死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哭泣,这搁他可能不仅仅只是生气。
“正是,蔡伯喈不仅学识过人,故交更是遍及山川海内。”
荀攸说道,“王匡年轻时,与这样的人物交往,他的名声自然是坏不了的。”
“因为宦官之乱,他奉大将军的命令回乡募兵。具体募集了多少,臣就不是很清楚了。”
“大将军战败之后,他就一直屯兵于泰山郡,直到被袁绍笼络,行叛逆之举。”
刘辩摇头轻笑道:“朕对天下名士看来是有些刻薄了。”
在他的手里,唯一撑下来的年轻名士,好像仅有陈琳一人。
其他人是各有各的结局。
“陛下怎能将他人的过错,归咎到自己身上!”
荀彧劝道。
“朕也就是随口调侃一句,哪怕他是名士,可也得分个是非黑白嘛!”
刘辩说道,“再杀一个所谓的名士,朕这名声估计也就该到更上层楼的时候了。”
他询问王匡来历背景的缘由就在此处。
这些名士,在天下间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可真不能小瞧了。
“关中无人不敬仰陛下!”
荀彧说道。
刘辩哈哈笑了一声,“若就连观众百姓也认为朕是一个暴君,那朕可就真的是暴君了。”
“既然诸卿别无异议,那就尽快整顿兵马,清点粮草,先定济北与泰山二郡!”
“唯!”
……
傍晚,橘黄色的天空中弥漫着炊烟的味道。
生活渐渐安定下来的单父百姓扶老携幼的牵着黄牛,背着农具从城门外三五成群的赶了回来,在落日的余晖与炊烟中跨进了家门。
唐雎守在一排的轿子旁,看着这一幕,不禁心生感慨。
皇帝到来后,就连百信的脸上都有了笑意。
屯田,开的是荒芜,屯的是民心呐!
“单父令,陛下召见!”
赵野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唐雎的身边。
突然出现的声音将唐雎吓了一跳,差点一头撞进后面的轿子里。
“喏……”
唐雎慌忙应着,连忙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
他弯腰低眉,惶恐不安的就向县衙走去。
却忽然又被赵野拦住,“轿子里面是什么啊?”
“中官容禀,这三个轿子里的,皆是下官敬献于陛下的良家女。这些都是下官精挑细选的,这一紧张,倒是糊涂了,理应让中官查验一番。”
唐雎连忙说道。
赵野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命人掀开了轿帘。
“都下来让赵中官瞧瞧。”
唐雎在一旁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