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烦恼的琐事(第4页)
张清清抬起脚又踹,“别在这里丢你姐的脸,这么些银钱就让你委屈成这样,往后怎么维持家业。”
李玥将早饭放在桌上。
家里得已清闲,张阳闲来无事便会开拓新家。
“恭贺爹爹,我们家又有了一样能够暗杀的利器。”
只是狄仁杰几次三番拒绝,刘德威实在是没办法,写了奏章请朝中定夺。
“如果这些书卷能够影响更多的吐蕃人,我乐意。”
夫妻俩洗着脚,李玥近来有些苦恼,父皇得了这么多的金子,也没说也要付骊山多少银钱,“上一次的一百门火炮朝中一直没有给钱。”
王婶很喜欢现在的家里,也很珍惜这段安静的时光。
小慧剥好的核桃放在眼前的小盘子上,再将核桃仁给小三秋吃。
老师的小儿子最近越来越活泼了,每一天都在长大,每一次他开口叫姨姨的时候,总是令人开心。
家里有这么一个女主人就很踏实,就算是自己的娘家也要明算账。
其实离开礼部之后,这些事情交给他们自己决断就好,该做的事也都在做了,如果许敬宗再来问询意见,显得骊山多事了。
张阳将这些书放入一个包袱中,再给松赞干布写了一封回信,除了告慰,讲述近来关中的变化,还交代可以将部分的手工作坊交给吐蕃,但在生产意见上需要有吐蕃自己的特色。
许敬宗还特来奏章询问左丞的意见。
“弟弟是弟弟,我是我。”
张清清双手叉腰,“看弟弟这傻乎乎的样子,连这点账都不明白。”
张阳叹道:“是我先前想得太简单,要造这个东西远比火炮要难得多。”
自从李渊过世了,张清清与张心安在学习更用心了,姐弟两相差两岁。
在兵马管控上,朝中拿出严苛的态度,但凡兵马皆要朝中登册造案,私募皆以谋逆论处。
“不行。”
李玥正色道:“夫君写个奏章劝谏父皇将银钱结了,这一次一百门不付钱,下一次拖欠就会更多,这个头不能开,以后会有许多麻烦。”
“姐,你为何踹我?”
一家人喝着茶水,看着家里的几头熊打闹在一起。
这两个孩子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这也得益于学习的方式不同,不论是李治还是东阳他们,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离开之后,不论是去国子监学习典籍,又或者是数术。
李玥帮着打扫满地的木屑。
张阳手里拿着一把长管的燧枪,一枪打出,子弹没有打中树桩。
这都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这种事情还要我一个尚书左丞批复?
尚书左丞不应该是处理几十年难遇一次的社稷大事吗?
“嗯?狄仁杰?”
张阳刚放下这份奏章,这才回过神连忙重新拿起来,写好回复。
狄仁杰这个小子要是能去刑部就太好了,便给了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