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岳父是李世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3章 烦恼的琐事(第3页)

“嗯,徐慧姨姨教我。”

县侯不再因为生产脾气了,骊山的生产进入了正轨,也不需要县侯再去指点,工匠们都会自己将事情办好。

有了朝中的命令,这个小子想拒绝也没用了。

“我们家的家业也不能这么花。”

至此,许敬宗的对大唐边陲各地的规划有了一个还算是完整的框架。

“熊窝要大,而且要多设几个。”

张阳洗漱完,临睡前又写了一份奏章。

张阳来到藏书阁,“松赞干布说他离开长安城之时太过匆忙,现在很懊悔没有带一些书去吐蕃,给他清闲的生活解一些枯燥。”

姐姐八岁了。

再一次推开它的马头,张阳对女儿道:“拿点菜来,给它吃。”

只好一边吃着饭食,一边看着奏章,琐碎的事不少,比如说兵部需要笔墨和几件官服,或者说户部向吏部要人手,吏部一直不给,请中书省主持。

张阳也挑了几卷,是骊山近年来的生产总结,“这松赞干布就是想看我们骊山的书籍,他在长安城也经常看书,但涉猎骊山书籍少有,不过都是他想看我家的书的借口罢了。”

张阳又一次装上了铜制的子弹,朝着远处的树桩再一次开枪。

许敬宗拟定了突厥与西域的归附之策,并且命突厥小可汗退位,并且废除突厥原本的二十八级制,实行大唐州府郡县制,阿史那氏不再以突厥汗廷血脉延续,封突厥各阿史那部族领为领军之将,只掌兵事,不再享用赋税与民役。

草草写了几句对礼部的回复,张阳又拿起另外一份奏章,这一次奏章潼关的县丞送来的。

张阳低声道:“你父皇多半不肯付了。”

“啊!”

张心安捂着头快步跑远,生怕再被姐姐打。

就这样,用清闲的时光度过了整个春季。

等女儿将胡瓜递上,这三河马这才嚼着胡瓜跟着女儿走了。

到了夏季,许多麻烦的事便接踵而来。

等婶婶将这些奏章命人送出去,第二天,朝中又送来了不少奏章。

正好有齐州立功的表现,不算正式的文吏,做个记录小厮还是可以的。

张阳面前放着一份份的奏章这都是朝中带来的,尚书左丞的工作该清闲的时候清闲,忙碌的时候也很忙碌。

张阳将燧枪放在一旁,拆下了一个个的零件,装入一个盒子中,关上了锁扣便不再理会。

将一处山麓铺平之后,张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我要在这里装一个风车,用来测算风向与风力。”

王婶快步跑来,“县侯,吐蕃的书信。”

阳光照耀下的骊山熠熠生辉。

其学习能力都比寻常孩子强上不少,因思维方式的不同,骊山的孩子更注重在思考问题中的条件,从而形成更高效的逻辑思维能力。

也不是没有试过用圆锥形的子弹,目前还是没有驯服子弹的运动轨迹。

玻璃床垫的窗户有时候可以当镜子用,小武路过窗户的时候,总是停下脚步,多看一眼镜子中的自己。

弟弟六岁。

夜深了,才将这些奏章给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