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朝四百余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柒部 大结局 第13章 钟繇(第3页)

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

何进同意,于是在受任大将军之后,征辟孔融,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

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授任北中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

正逢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之言。

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山东昌乐为相。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

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

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

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

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后来,孔融被黄巾管亥所围,情势紧急。

于是派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

刘备惊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

于是立即兵解围。

当时袁绍、曹操势力逐渐强大,而孔融知道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

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要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及其杀害。

孔融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的危难,因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没有成功。

孔融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袁谭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像雨一样射来,城内已经短兵相接。

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晚上城陷,才逃奔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同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而已。

之前,太傅马日磾奉命出使山东,到了淮南时,多次有求于袁术,袁术于是轻视侮辱他,夺走他的符节,又不准他离开,还要强迫他任军师。

马日磾忧愤自己至极,于是呕血而死。

等到马日磾遗体送回京师,朝廷想加以礼葬,孔融于是独自陈说:马日磾凭上公的尊贵身份,持天子的髦节,奉命处理地方事务,安宁东夏,竟然取媚奸臣,被他所指使,所上章表署名补用,马日磾都是第一个。

依附下级,欺骗朝廷,奸诈事君。

从前国佐敌晋军,不为其折服,宜僚当着白晃晃的刀而面不改色。

朝廷大臣难道可以受威胁为借口吗?

而且袁术越级叛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与日磾随从,周旋历年。

《汉律》规定:与罪人往来三天以上,都应该知道他的情况。

鲁叔孙得臣死了,为了不张扬襄仲的罪贬,不写日子。郑讨伐幽公,砍薄子家的棺材,因为他杀君的缘故。陛下可怜旧臣,不忍追究定罪,已经很宽大了,不应该再加礼。”

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当时舆论大都想恢复肉刑,孔融建议说:“古时候的人浑厚朴实,善恶不别,官吏正直,刑法清明,政治没有错误。百姓有罪,都是自己的责任。

末世衰微,风气教化坏乱,政治搅乱风俗,国家的法律害了人民。

所以说君主没有为君之道,百姓就涣散不服,而想用古时候的刑法残废他们的肢体,这不是除恶长善的办法。

纣砍断早晨涉水者的小腿,天下的人都说纣暴虐无道。

从前,周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天下百姓,要养一千八百个君主,如果各砍掉一人的脚,下面就有一千八百个纣呢。

想风俗纯美,是绝对做不到的。并且受了刑罚的人,有不想活的意念,有求死的决心。

大多铤而走险,不再回归正道。

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当世大患。不但不能禁止人做坏事,正好断绝了人为善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