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朝四百余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柒部 大结局 第13章 钟繇(第2页)

建安二十四年,钟繇受魏讽谋反案牵连,被免官。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王位,钟繇又任大理。同年,曹丕称帝,改任钟繇廷尉,进封崇高乡侯。

黄初三年,代贾诩为太尉,转封平阳乡侯。当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同是曹操时的名臣。

曹丕在一次退朝后对旁人说:“这三公,都是一时的伟人,后世大概难以为继了!”

黄初七年,魏明帝曹叡即位,钟繇进爵为定陵侯,增邑五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一千八百户,又迁为太傅。

钟繇有腿病,下拜起身不方便,当时华歆也年老患病,所以上朝进见时都让他们乘车坐轿,由卫士抬着上殿就坐。

此后三公有疾病,就把这种做法当成了旧例。

当初,曹操下令,让众臣公平地议论关于死刑可以改行宫刑的设想。

钟繇认为:“古代的肉刑,经历了圣人的设置,应该再次施行,以代替死刑。”

议论的人认为肉刑不是使民众愉悦的方法,于是作罢。

到了曹丕主政时,重新下诏说:“大理想恢复肉刑,这确实是圣王的法律,各位公卿应当好好地共同讨论这个建议。”

商讨未定,恰逢战事起,于是又停止了讨论。太和年间,钟繇再次上疏,请求恢复肉刑,参加这次讨论的有一百多人,其中意见与王朗相同(认为不宜恢复肉刑)的人居多。而曹叡以吴、蜀尚未平定为由,暂停了这次讨论。

太和四年,钟繇去世。曹叡身穿素服前往吊唁,谥号成。

正始四年,钟繇得以配享曹操庭庙。

孔融,山东曲阜人,汉献帝即位后,孔融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

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

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孔融是孔子的十九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

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

孔融十三岁时,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

他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

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

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

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

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

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

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

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

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

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

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

孔融因而闻名,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名,州郡以礼策命,都不到。

后受司徒杨赐征召,当时暗暗察访官僚中的贪污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

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

光和七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