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肆部 纸醉金迷 第26章 崤底战役(第5页)
称帝前在赤眉军中主管放牛,称“牛吏”
。
建武元年六月由赤眉军拥立为帝,史称“建世皇帝”
。刘盆子被拥立为帝,比更始帝刘玄更充满偶然性。
公元21年,王莽派大将军景尚镇压赤眉军,第二年年初就被赤眉军打败,景尚被杀。
王莽又派更始将军廉丹,太师王匡率十几万大军在无盐与赤眉军决战,王莽军大败,死伤过半,王匡逃跑,廉丹等2o多名将尉被杀。
无盐大捷后,赤眉军在黄河南北纵横弛骋,队伍扩大到数十万人。
公元23年,绿林北路军攻克洛阳,更始帝由宛城迁都洛阳后,赤眉军领亲自去洛阳表示愿意与更始政权合作。
但更始帝采取冷漠应付的态度,只封樊崇等2o几人为列侯,无权无禄。
樊崇等人愤然离开回到赤眉军营地,自此绿林、赤眉两军分裂。
第二年冬,赤眉军拥兵3o万,分两路向西进攻长安,要取代更始政权。
当赤眉军走到华阴县时,他们考虑:已接近都城长安,而我们还没有一个称号,就是打败更始皇帝,天下的百姓也会把我们当作一帮匪徒,不会承认我们。
我们也应该拥立一个姓刘的皇族,以伸张正义为名,名正言顺的讨伐刘玄。
于是,他们就在军中找到了一个15岁的牛官刘盆子,拥立他为“上将军”
。
刚找到刘盆子时,他还是牧童装束,披散着头,光着双脚,衣不遮体,紧张的面赤流汗,见到他平时敬畏的大将军向他叩头时,吓得他几乎要哭出来。
随后,在樊崇的安排下,建立了“建世政权”
,并宣布,徐宣为丞相;樊崇为御史大夫;逄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
当赤眉军向东撤出关中时,被刘秀的大军堵截在崤山谷底(今河南渑池,洛宁两县之间的崤山),赤眉军死伤过半,余部东退到今河南宜阳,但又陷入刘秀的重重包围之中。
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赤眉军走投无路。
于是派刘恭觐见刘秀,请求投降,刘恭对刘秀说:“刘盆子率百万部众,归降陛下,陛下怎么对待我们?”
刘秀回答说:“饶你们不死呀”
。
第二天,刘盆子和丞相徐宣以下的官员,袒胸露背到刘秀军营投降,献出了西汉王朝的传国玉玺和绶带,建世政权灭亡。
这时的赤眉军尚有1o几万人,兵甲器械堆放在宜阳城西,高与山齐。刘秀下令宜阳县令供应他们饮食,第三天又把他们集合起来,排列在洛水岸边,让其领观看,并对樊崇等人说:“是不是对投降后悔了?
放你们回军营,指挥你们的军队,和我决个胜负,我不想强迫你们服气”
。
徐宣等人向刘秀叩头说:“如果能够归降,如同脱离虎口,投入母亲的怀抱,的确高兴欣喜,哪有什么怨恨呢”
。
刘秀不无快意,但又不无蔑视地徐宣说:“你算是钝刀中的快刀,庸人中的能人了”
。
刘秀把樊崇等赤眉军将领及妻子安排在洛阳居住,分给了他们田宅。
不久,刘秀给樊崇加了个谋反的罪名,把他杀了。
刘秀怜悯建世帝刘盆子的遭遇,让他在叔父的赵王府中当了个郎官。
后来刘盆子因病失明,光武帝便赐予他荥阳一带的均输官地,开设商铺,使他终身收取那里的赋税。
公元24年初,刘玄从洛阳迁都长安,纪律严明。
但刘玄进入长安后,大封宗室,生活日益腐化,日夜与妇人在后庭饮宴。
起义军将领和刘玄等旧贵族的矛盾也尖锐起来。
刘玄杀死起义军将领申屠建、陈牧、成丹等人。
王匡、张卯等不满,率军反抗,但被刘玄击败,他们便率军投奔了赤眉军。
这时,赤眉军已在东方展成一支强大的军队。
刘玄初都洛阳时,樊崇曾想与绿林军联合,他亲率二十余人到洛阳,表示愿受更始政权指挥,但刘玄很冷淡,仅给以空头列侯官爵。樊崇等不满,返回赤眉军中,分军两路向中原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