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肆部 纸醉金迷 第26章 崤底战役(第3页)
,率部转战泰山,不断袭击官军,队伍展到一万余人。
不久,琅邪人逄安、东海人徐宣等相继起义,率队归附,前后不足一年时间,樊崇领导的起义队伍就扩大到数万人。
他们规定简单明了的纪律:“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
他们也没有繁文缛节,“以言辞为约束,无文书、旌旗、部曲、号令”
,所定官位、爵号也沿用西汉时期最低级的地方小吏的名份,“其中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次卒史,泛相称曰巨人”
。
表现农民起义的纯朴而简单的目的。
樊崇历史贡献樊崇起义后,先后与王莽探汤侯田况、太师羲仲景尚等所部多次大战,歼敌万余人。
地皇二年,王莽派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等率1o多万官军围剿起义军。
樊崇率部在成昌迎战。
因怕起义军与官军混在一起不易识别,樊崇下令义军士兵一律将眉毛染成红色,从此,便有了“赤眉军”
。
当时,赤眉军军纪严明,而王匡、廉丹的官军却四处掳掠百姓,关东地区民众都心向着赤眉军,“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
的歌谣到处传唱。
两军交战后,王匡、廉丹的官军被打得四处溃逃,死伤万余人。
赤眉军乘胜猛追,于无盐再次激战,杀死廉丹,赶跑王匡,消灭官军1o多万。
此后,樊崇挥师南下,连攻彭城、沛郡、汝南、陈留等地,连战连捷。
接着,再向东下鲁城,向西破濮阳。
前后5年,樊崇率赤眉军艰苦奋战,基本上消灭了王莽新朝在华东、中原的主力部队,为推翻新莽王朝做出了贡献。
樊崇由盛转衰刘玄更始元年,王莽新朝灭亡,更始皇帝刘玄在绿林军的拥立下即位并迁都洛阳。
不久,刘玄就派使招降樊崇和赤眉军。
樊崇表示归附更始政权,与2o多名赤眉军领袖在洛阳受封列侯。
赤眉军也与更始帝军队联合作战,连获大捷,兵力扩大到3o营、3o多万人。
但是,随着政权的稳固,刘玄开始背叛拥其为帝的农民起义军,并派兵袭击赤眉军后方,樊崇遂与刘玄政权决裂。
他决定立15岁的汉宗室刘盆子为帝,自号建世。
25年,赤眉军建立了以刘盆子为皇帝的政权,樊崇被任为御史大夫。
同年九月,赤眉军攻下长安,推翻刘玄政权,处死刘玄,刘盆子入居长乐宫,樊崇率百万大军据守长安大街小巷。
几乎与赤眉军建立政权同时,汉宗室、南阳豪族刘秀也建立了东汉王朝,称光武帝。
他联合地主、贵族势力,分化、削弱农民起义队伍。
光武帝建武二年,在刘秀与地方贵族的封锁和连年战争破坏下,长安粮绝,境况困苦。
赤眉军士兵多是山东人,此时思乡心切,而且纪律也日益涣散,事故迭出。
为了摆脱困境,樊崇于东汉建武二年十二月被迫退出长安。
樊崇樊崇之死樊崇建武二年十二月,赤眉军在与汉将邓禹、汉中延岒、更始将军李宝所部连续苦战后,仅以2o万人突出长安东返。
建武三年正月,以佯败诱敌之计败邓禹、冯异军于湖县。
三月,樊崇率军进抵湖、崤底,遭到刘秀派遣的大将邓禹、冯异的接连攻击,损失惨重。
接着,在宜阳又遭到刘秀亲自率领的大军的截击,大部被歼,刘盆子、樊崇等被迫投降,赤眉军的反抗斗争,也因此而告失败。
同年,樊崇和赤眉军领逄安等再度起义,结果失败被刘秀杀害。
莒州本是有古老文化传统的地方,但也是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农民最残酷的地方,特别到了西汉末年,封建社会矛盾激化,不但被剥削阶级压迫得无法生活下去,连剥削阶级也不能维持他的统治了。
王莽篡汉复古“改制″的失败,使严重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
土地兼并的趋势继续展,压在人民身上的徭役和赋税负担比以前更加沉重。
同时统治阶级滥用刑罚,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樊崇在家乡活不下去,就到莒州雇给人家扎活,想以此摆脱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