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章 服从命令才是武人的天职(第3页)

“最后仅存的一人,此刻,便站在公子面前……”

拐弯抹角了老半天,甚至消费那几百本不该死,却因为李广而死的英烈,李广终于是图穷匕见。

战后幸存下来的四百余人,于过去两年又折损近百,大概率是跟着李广卫戍边关、抵御胡蛮,同样是为国捐躯的烈士。

当刘荣说起今日,死在城外的那些精锐,乃至其中的甲士时,李广面上还带着些悲痛;

但随着刘荣一字一句往下说,李广的面色,却是愈发臊红了起来。

“今天,李将军至少在睢阳城外,扔下了二十户中产之家的家产……”

“公子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既不知喜,也不知忧。”

“――连战两个多月,睢阳的将士们,早就已经精疲力竭。”

“李将军,似乎很为自己的功绩感到自豪?”

“看不透李将军为了自己的前程,而置国家,置社稷――置父皇于不顾吗?”

“唯一支撑着他们的,是身后的家园,以及生活在家园内的亲人。”

“但此刻,这人身上的札甲被扒下,手中的长剑被取走――都成了叛军攻打睢阳的助力。”

“――那具尸体,身着少府制作的札甲,手持少府铸造的长剑;”

?

“为了一座睢阳城,李将军便不顾昌邑平叛大军的军心士气,悍然抗令私走,以致昌邑大营军心不稳!”

说到最后,刘荣面上已是尽挂寒霜,语调更是阴冷到角楼外的守军将士,听了都不由阵阵发寒。

“我是在保家卫国!”

“不懂李将军为何要将那价值数百上千万,耗费了国家无数心血和钱财,需要数万,乃至十数万百姓以赋税供养的军械,就那般送给举兵谋乱的吴楚叛军。”

便是贵如梁王刘武,背靠太后母亲、皇帝哥哥,以及还没到手的皇太弟、吴楚乱平第一功臣等斜杠身份,也根本不敢在‘作威作福’这四个字面前,生出哪怕半点叛逆心理。

咚!

随着刘荣这最后一语道出口,以及那杆象征着无上君权的三重节牦,被刘荣重重往地下一磕,李广那时刻朝着天的鼻孔,才终于随着弯下的膝盖,而朝向了脚边的地面。

听闻此言,刘荣纵是面上不见异色,暗下却也是一阵讶异。

???

“我此来睢阳,难道没有带上既能让将士们手脚有力、军心大振,又不会让睢阳被酒香所迷的犒军肉牛吗?”

――最该死的李广,此刻却好端端活着;

听闻刘荣以金钱价值,来衡量李广今日所为的得失,梁王刘武本还颇有些恼怒,打算上前发泄一番;

但在刘荣后面这段话说出口,尤其是那‘作威作福’四个字,从城楼传至城墙之上、传至成百上千守军将士的耳中时,纵是梁王刘武,也只得悻悻住了口。

();()  “一户中产之家,家产合计十万钱。”

“李将军知道酒能犒劳将士,难道不知道酒亦能乱人心志,以致生乱?”

“――为国捐躯,战死沙场,却连尸首都未必会被收敛。”

“李将军以为,此,何人之罪?”

是日夜,整座睢阳城,便随之被一阵淡淡的酒香所充斥……

“烹牛!”

“――这三百人当中,此刻有二百九十三人,都躺在睢阳城外。”

听闻李广此言,刘荣默然。

――维辟作福,维辟作威,维辟玉食。

梁王刘武忙着调酒,城墙上的角楼内,刘荣却是等来了奋战一日,姗姗来迟的李广。

一语出口,不等李广开口自辩,刘荣便满是唏嘘得摇了摇头,再悠悠发出一声长叹。

“敢请问将军:李氏乎?”

“公子不知道过去这两个月,睢阳经历了什么,将士们经历了什么――乃至梁王、太后经历了什么。”

只见刘荣满含盛怒,眼角隐隐眯起,那能让人心下发寒的阴沉面容,更是已然有了当今天子启七分威势!

依旧是不等李广开口辩解,刘荣便满脸阴寒的一颔首。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刘荣的语调中,竟是带上了一股不知由来的烦躁。

“李将军,不妨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