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裂隙内部的第一步(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随着破晓号逐渐深入裂隙区域,飞船的外部传感器捕捉到了更多细节。裂隙内部的空间并非一片漆黑,而是充满了交织的光流。这些光流呈现出奇异的色彩变化,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某种规律。
“这里的环境完全不同于我们之前探测到的量子空间通道。”
唐博士感叹道,“裂隙内部的能量流动复杂到出我们的想象,它甚至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维度。”
就在飞船深入裂隙后不久,破晓号的通信模块突然收到了一段不明信号。这段信号以脉冲形式传递,其频率与之前的波动完全一致。系统自动将其记录下来,并尝试解读其含义。
“这段信号不像是自然产生的。”
艾琳分析道,“它的结构太过精确,像是一段人工编码的信息。”
谢轩的眉头紧锁:“能解析出其中的内容吗?”
“解析需要时间,但我可以确定,这段信号中包含了某种模式。这种模式可能是裂隙内智慧存在的沟通方式。”
艾琳回答。
与此同时,破晓号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道模糊的影像。这道影像与之前探测到的“守护者”
极为相似,但却更加庞大,仿佛裂隙深处还有更多类似的存在。
“这表明,我们之前遇到的‘守护者’并非孤立个体。”
唐博士说道,“裂隙内部可能隐藏着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甚至是一个智慧生命的聚集体。”
任务完成后,破晓号顺利返回裂隙边缘,携带着大量宝贵的数据。这些数据被迅传送回指挥中心,科学家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分析工作中。
在初步分析中,团队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裂隙内的能量波动与失落星球的毁灭事件高度相关。这种能量或许是导致星球生态系统崩溃的关键因素。
“如果裂隙中的智慧存在对我们怀有敌意,那么他们的能量可能对我们构成巨大的威胁。”
唐博士警告道。
然而,艾琳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也许这些智慧存在并非敌人,而是试图向我们传递某种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警告,也可能是合作的信号。”
在听取了团队的分析后,谢轩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宣布,将组织一次载人任务,直接进入裂隙深处,与智慧存在进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
“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边缘。”
谢轩坚定地说道,“如果裂隙深处的存在真的拥有智慧,我们就必须了解它们的意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开量子空间的秘密。”
尽管这个决定引了团队内部的巨大争议,但谢轩相信,这是人类迈向星际未来的必要一步。他知道,这场探索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冒险,而他和他的团队,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