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裂隙内部的第一步(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量子裂隙的深处仿佛是一片深不可测的黑暗海洋,伴随着奇异的涟漪和闪烁的光芒,它向人类展现出一种无法忽视的吸引力。然而,这种吸引力之下蕴藏的,是无尽的未知与潜在的危险。
在经过了数周的准备之后,谢轩团队终于决定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他们将在裂隙附近布置一艘无人探索飞船,用以收集裂隙内部的实时数据,尝试进一步解读裂隙深处的信号。科学家们将这次行动命名为“深渊探针任务”
,这是人类对量子裂隙进行最深层次探索的开端。
会议结束后,火星研究中心的实验室一片繁忙。唐博士和他的团队日夜赶工,设计出了一艘全新的无人探针飞船。这艘飞船被命名为“破晓号”
,象征着人类突破量子空间束缚的第一道曙光。
“破晓号”
不仅具备自我导航能力,还配备了高精度的传感器阵列和全新的量子通信模块。它的外壳由最先进的复合材料制成,可以承受裂隙内部极端环境的压迫。更重要的是,飞船搭载了一个独特的“能量波动解析装置”
,可以实时分析裂隙内部的能量变化,为后续探索提供关键数据。
唐博士向谢轩展示了飞船的设计图,他自信地说道:“这艘探针不仅能完成数据采集任务,还能在遇到未知威胁时迅撤离。我们设计了多重防护措施,确保即使裂隙内部存在不明能量波动,也不会对飞船造成毁灭性损害。”
谢轩点了点头:“很好,但我更关心的是,如果裂隙中的存在再次做出反应,我们是否能迅捕捉到它们的意图?”
“破晓号的信号接收系统已经经过了强化,任何形式的波动都会被实时记录并传回。”
唐博士补充道,“不过,解析这些波动的含义,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在射当天,整个火星城市都被紧张的气氛所笼罩。指挥中心的屏幕上显示着倒计时,工程师们忙碌地检查着每一个细节,确保飞船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谢轩站在控制台前,他的目光紧盯着飞船的状态监控图表。尽管已经经历了无数次探索任务,他依然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裂隙深处的不明力量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阻挡着人类的脚步。而这一次,破晓号将尝试突破这一屏障。
在最后的倒计时结束后,破晓号顺利从射平台升空,朝着裂隙的方向缓缓前进。全程使用自动导航系统,避免了任何人工干预可能引的意外。飞船的外壳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预示着它将踏入未知的领域。
“破晓号进入裂隙边缘区域,准备启动能量波动解析装置。”
艾琳通过通信频道向指挥中心报告,屏幕上的数据流实时更新,显示着飞船的运行状态。
当破晓号接近裂隙边缘时,飞船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些异常数据。裂隙周围的能量场呈现出高频振动,这种振动似乎并非自然现象,而更像是某种特定的信号。飞船的系统迅分析这些信号,试图将其翻译成可理解的语言。
“我们检测到一种类似脉冲的波动,这种频率在裂隙周围以规则的间隔出现。”
唐博士盯着屏幕,神情严肃,“这可能是某种信息传递的形式,但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它的含义。”
“是否可能是‘守护者’再次出的警告?”
谢轩问道。
“这是一种可能性。”
艾琳回答,“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来确认。在裂隙深处,任何一种能量波动都可能具有复杂的意义。”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