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科技人生:我引领一个时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独裁研发模式(第1页)

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

从10月1日开始。

星云汽车研制项目,进入了一条快速研发道路,在叶云明的带领下,五百多名的研发人员,都如同上满的发条,爆发出了巨大的行动力,每天都能完成大批的工作量,没有一人摸鱼打酱油。

只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十款市场最畅销电动车的拆解研究工作,知道了一辆电动车内部的主要构造是什么?做到了对电动车的深刻了解,摆脱了门外汉的状态。

再用一周时间,利用叶云明提供的设计图纸,借助3D打印设备,把一辆1:1等比例的塑料原型车组装了出来,知晓了未来要造出什么样的车。

到10月15日,利用各类机床设备,把第一批的零件加工生产了出来,进入实际生产制造阶段。

忙碌到10月底,由数万个零件组成的第一辆原型车,就已成型,可以坐上好几个人,然后在校园内四处兜风溜圈了,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即只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把第一辆星云汽车造了出来,且能跑能用。

话说这效率是不是太恐怖了?

按照这个研制速度,岂不是最多只要四五个月时间,就能宣布造车成功了?

当然没这么容易。

这只是最简陋的原型车1。0版本而已,至少要迭代到10。0版本,才能基本宣告定型。

而且需要配套研发的‘电磁悬挂’装置和“磁盾防护”

缸筒,目前都还没有研制完成,只能用传统悬挂代替——单就这两款的核心配件,就得继续钻研两三个月的时间。

另外就算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把原型车迭代到10。0版本,后面的实际性能测试阶段,至少要拿出五十至一百辆的定型车,做行车测试、碰撞测试、不同路况和环境驾驶测试,排查出现的任何故障和隐患,合计要跑百万公里以上,中间没出现太大问题,才能进入正式量产阶段。

但建立自动化生产线,招募工人,投入量产,这又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等以上这些流程全部的走下来,哪怕是比梦迪、龙伟、启瑞等造车大厂,也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国外的那些汽车巨头们则需要五年,乃至十年才能推出一个新车型。

叶云明却打算更进一步,把研制周期压缩到12个月以内,甚至要更短。

所以他带领的团队,能在一个月时间内,拿出1。0版本的原型车,这效率在叶云明眼中,不是太快,而是很慢!必须继续加快效率,必须做到每半个月时间,迭代出一个版本才行。

只是……

如此高的效率,这有可能做到么?

正常情况下,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但叶云明心里却有较大的把握。

因为他采用了一种称之为‘独裁式研发’的特殊研发模式。

即团队里所有的研发人员,都必须服从他一个人的安排,他说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他说走什么技术路线,就采用什么技术路线,他的话就是圣旨,必须无条件照办。

甚至不需要经常开会讨论,不必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想法,除非有人发现了明显的漏洞,叶云明才愿意听一听,否则最好把嘴闭上。

即在研发团队中,叶云明如同独裁者般,负责所有决策的拍板,其他成员只有指出问题的权利,没有建言献策的必要。

故而车体的外形结构,是叶云明一个人设计的,虽说看起来确实庄重大气、张扬且内敛,但风阻系数高达0。356,跟常见的SUV车型差不多,意味着一旦跑高速,电耗会增加的非常高,从而严重影响续航。

但叶云明不觉得这算是问题,为了保证车内部空间的宽敞和舒适,只能设计成大风阻外形。

又比如车身的主体框架,为了确保其坚固可靠,叶云明在自己脑中的‘思维殿堂’里,做了至少上千次的数学建模,拿出了最佳的结构设计方案,再让人按照这套结构方案实施即可。

还有动力系统、底盘悬挂、座位布局、车机操控系统等等方面,都是叶云明一言而决定,那些研发人员们,只需按照他提供的方案去做即可,且不管哪一块的技术,叶云明都会提前在脑中的思维殿堂里,建立数学模型,推演个几百上千次,绝对是最优的技术解决方案。

所以这种‘独裁研发模式’,带来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因为叶云明只要‘说说说’,别人只要拼命的‘做做做’即可,不知省去了多少的开会讨论与争吵的时间,整体的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一倍以上。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能力出众且想法较多的研发人员,在这种研发模式的压制下,感到非常压抑和不服,觉得完全找不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冒出了辞职想法的也有,但对于这些‘高端人才’的心理状态,叶云明专门抽出了一天时间,允许这些人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提出最棘手困难的问题,看能不能难倒他叶云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叶云明被谁提出的问题难倒了,这人也可以成为一名‘次级独裁员’,可以在他负责的领域里,践行自己的想法和创新。

如果他们提出的难题,没能难倒叶云明,反而被轻松搞定,那只能继续听从叶云明的安排,乖乖做好一颗螺丝钉,毕竟老板比他们都强的多。

结果这一天的‘挑战时间’内。

有二十多名能力出众的人才,主动上台发起了挑战,想拿回属于他们的‘个性’和‘尊严’。

但一天的挑战下来。

不管是哪方面的领域。

不管多冷门刁钻的难题。

全都被叶云明轻松解答,二十多名挑战者,都被斩于马下,让另外五百余名员工感到震惊。

“服了,我算是服了!”

“以前我不相信所谓的天才,只觉得天才最多是在某一项的领域,有非常长的长板,但叶总的表现,打破了我对天才的认知,原来天才真的什么都会,不管做什么都比我们普通人厉害得多。”

“叶总一人,足以顶得上千军万马,我们都是牵马坠蹬,跟着举旗呐喊的小兵罢了。”

“我也服了,既然叶总十项全能,处处吊打我们,让他独裁又如何?我们这个项目少了几个高级人才没关系,若是少了叶总,不可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