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仰光(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丘吉尔回信称,希望允许三艘英军战舰随同,你说是监视也好,观战也罢,总之不能完成放心。
可以理解,换成自己也不放心,这几百条船,三级战列舰就有三十艘。突然出现在孟买,靠着印度舰队十几条战舰,是打啊,还是不打呢?
说实话,英国人都没想明白,为何东大的海军展的如此迅猛。这才过去六七年,已经能派战舰前往欧洲访问了。
对此,英国方面的分析,东大二百年前就进行过大航海,现在不过是把丢下的本事捡起来,不足为奇。
这么大的一个帝国,不缺钱,不缺人,不缺技术,原本也有一定近海海军的底子,真的要展海军,进步慢才是怪事了。
总的来说,贾琏突然要打缅甸的举动,给英国人吓坏了。好在丘吉尔提前收到了信,不然真的要从非洲调战舰了。
已经丢了北美,再丢印度,带英就别提什么展了。
北美停战后,英国将注意力收回欧洲和印度,私下一直在扶持普鲁士对付法国。
眼看着法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就差最后一下,就能放倒老对手了。
如此局面下,英国人不敏感才怪呢。
只是英国人怎么都想不到,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然后一个拿破仑横空出世,让整个欧洲大陆跪下颤抖。
对于丘吉尔的要求,贾琏真的无所谓,反正一时半会的,贾琏也没有谋求印度的想法。主要是那个地方就是个泥坑,英国人能任凭印度饿死上千万人,东大要是这么干了,总督要被政敌喷死的。这也是东西方文化底层逻辑的一个分歧。一个是讲道德,对官员有道德要求,即便是私下里不拿本地人当人,表面工作也是要做的。另一个很明确,他们不是人,饿死就饿死咯。
无论你做了多大的孽,只要上帝原谅你了,就没事了。
英国人想跟着就跟着吧,贾琏同意了要求。
舰队出现在缅甸外海时,从望远镜里看见港口上是鸡飞狗跳时,贾琏内心毫无波澜。可能是消息不通,这场面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准备的。
这次过来,能不能灭国不知道,反正仰光是一定要拿下的,后续没有继续北上打灭国战,缅甸国王是不是要说谢谢呢?
所以,租借仰光,期租二百年,不过分吧?租约到期后,优先续约,不过分吧?
真到那个时候,哪怕在缅甸只驻扎一个分舰队六条战舰,英国人都会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的。
没有十九世纪从中国的掠夺,维多利亚来了都不好使,带英的世界霸主梦怕是做不成了。
当然了,也有一种可能,欧洲组成联军打过来,只是有生之年应该看不到了,贾琏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
海军弱且毫无防备,仰光之战毫无悬念。
战列舰对码头进行猛烈炮击后,在舰炮的掩护下,三千陆军登上码头。
展开部队后,缅甸王守卫军队一万余人姗姗来迟,试图起攻击,夺回码头。
只有少数火绳枪的缅甸守军,在线膛火帽枪的密集射击面前,甚至都没法接近防御阵地一百米就彻底崩溃了。
后续登陆的部队起追击时,不断有操着汉语的华人跑出来,对追击部队喊话:“跟我来,给你们带路。”
这些人自是薛家商队过去努力的成果!
登陆的陆军规模不大,接近两万人,仅仅用了一个白天,在还有一半人没上岸的前提下,就打进了王宫,并且控制了城内的各个要点。
最关键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阵亡不过三人,伤也不过一百余。
南洋新军是贾琏倾力打造的精锐,几乎人手一长一短两支枪。远程用长,近用左轮。对付多数还拿着冷兵器的对手,压力真不大。
一大批缅甸的王公贵族在家里被俘虏,审讯之后,不免有点遗憾,缅甸王不在仰光。
事情是这样的,云南巡抚那边采取了防御战略后,缅甸军队进攻受阻,自以为破了六个县城的缅甸军队,占据优势后可以提出谈判。
没曾想,云南巡抚根本不鸟他们,直接给使者干死,枭示众。
缅甸王闻讯震怒,随后还算冷静,认为东大是大国,继续作战不是缅甸可以打败的,还是要谈判,只不过在谈判之前,应该再打几次胜仗,增加一点谈判的筹码。为此,缅甸王北上,准备亲自指挥军队,再破几个城池。
哪晓得,带着精锐主力刚离开仰光不过五天,贾琏带着人从海上打过来了。
第一夜,城内枪声不断,仰光百姓躲在家里瑟瑟抖。可以说,前些日子缅甸王胜利庆祝时,百姓有多开心,现在就有多恐惧。
嗯,缅甸王一定没有读过韩非的书,不然也不敢动战争。漫长的历史上,这类人很多,最终他们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东大的疆域却从黄河流域,拓展到长江流域,最后一直抵达大海。总而言之,这块地适合种地。
天亮了,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的味道,一夜没睡好的百姓,悄悄的推开一条门缝往外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