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我是贾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9章 仰光(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对方愿意听,别管是真的还是做做样子,贾琏都很认真的讲。

先说国内遇到的问题,都是官场上的老手,对于各种弊端心知肚明,对于承辉帝改革的目的心知肚明,只不过看利益决定支持和反对。

赵峰也算是改革派了,所以认可贾琏的观点,国内必须改,不改就是慢性自杀,迟早要出大事。

有了这个共识之后,才能谈为何要展工商业,创造就业机会,缓和内部矛盾,这与对外扩张缓和矛盾,初衷是一样的。

以河北山东为例子,因为东平王携带大量人口的北上,大量人口移民辽东,极大的缓解了京畿的社会矛盾。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这句话,放在这个时代也一样。

地主掌握了大量土地,也是需要人来耕种的,人口转移后,地主对于佃户的态度注定要生变化。

同样的道理,沿海闽浙山区,粤北山区,湘南湘西,都是人多地少的格局,通过对海外移民的方式,缓解内部矛盾。

毕竟人一闲下来,就要搞点事,尤其是饿着肚子的时候,更是要搞事情的。

东南亚气候炎热,一年三熟,土著懒惰,换成华夏移民,那真是恨不得累死在地里。

这些地方现在占了,拿到了大义名分,以后就是华夏的疆域。

再说国外,贾琏分析了当下的世界格局,利用时间窗口,快展工业,三十年后,我国未必不能是海上强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瘸一条腿,陆地强而海洋弱。海权的重要性,贾琏也做了分析,西方通过地理大现,开启了对全世界的掠夺,而我国则通过贸易,将西方掠夺来的贵重金属纳入囊中。这种情况注定是不可长久的,因为没有制海权,别人随时打过来,漫长的海岸线总不能处处设防吧?

贾琏还提到了关于澳洲的布局:“现云兄,希望你在任期间,不改对澳洲的移民政策。正所谓天予不受,必受其咎。这是上天给我中华的厚赐,一旦错过了,百年之后,你我都是民族的历史罪人。”

赵峰再三表示牢记在心,不会轻易改变两广政策,只是询问了一句广西那边该如何。

贾琏则明确的告诉他,目前不要考虑广西,因为世界市场就那么大,还不足以照顾到广西。当然也可以考虑一件事情,就是广西盛产的热带水果,找到长期储运办法后,可以走海路运往北方,这是一笔好买卖,如果解决不了储存和保鲜,那就不要轻举妄动。还有一点,因为王子腾大量从广西移民,目前广西内部整体还是稳定的。不必折腾就是。

广西那个地方现代都排不上号,贾琏不认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比现代那些官员更牛逼。

因为巡抚人员待定,贾琏将巡抚的职责交给赵峰代理后,挥师南洋。

这次出兵,贾琏先去了交趾,此前出了一件事情,安南王派使者进京,请旨内附。这个事情给王子腾一记不轻的闷棍,承辉帝下旨,安南王改封安南郡公,整个安南设南北二州,知府由内地派官员担任,各级县令由安南郡公推荐,朝廷批准。二州之地,王子腾占一州为封地,安南郡公领一州为封地。这个真不怪皇帝不讲信义,实在是王家人太拉胯了,迟迟没有搞定北方。

感觉就是王家人占据南部之后,整个上层快的堕落,毫无进取之心,就想着怎么多捞点好处。

贾琏率部至西贡时,给王家人吓的半死,还以为朝廷派兵来剿。

结果信使来报,贾琏是来补给的。

看着海面上一眼望不到头的船队,换谁来心里都麻。

贾琏还真就是来补给的,并且是来交易的。

王子腾特意来见贾琏,双方在码头上搭个棚子喝茶座谈时,贾琏不轻不重的敲打。

“虽为封地,然王公竟无质子于京,是何道理?不能拿陛下的宽容当侥幸,陛下若不在,王氏一族将置于何地?”

这就是姻亲之间最后一点情分在挥作用了。

王子腾反应很快,即刻表示,要派家里次子进京,同时派出一百艘船,配合贾琏作战。

贾琏明确的谢绝了王子腾的人马,告诫他好自为之。

威慑告诫王子腾后,船队直奔李家坡与槟城,与事先在此等候的南洋舰队一部。

昔日的疍家青年蔡十八,如今已经成长为舰长,有资格面见贾琏了。

贾琏见到激动不已的蔡十八,内心也颇为感慨,疍家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海上,很多人一辈子生下来就看到了尽头。

如果不是贾琏,蔡十八这样的年轻人,可能这一辈子娶一个媳妇,买一条船,一家人继续在水上繁衍生息。

如今的蔡十八,以裨将的身份出现,这是此前怎么都想不到的命运改变。

最初的一批疍家青年,如今在南洋海军中各个位置上挥作用,其中裨将三人,守备以下数十人,可以说正当其时,未来可期。

贾琏一番鼓励,蔡十八拍着胸部表示,此战一定奋勇当心,再建新功。

短暂修整补给,舰队穿过海峡,至槟城,丘吉尔的信使早早等在此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