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有所作为则奖励有过失则处罚(第5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而朱元璋此时亦换上了华丽的龙袍高坐于龙椅之上,太子朱标站在台级上,俯视群臣。"臣等拜见陛下。”

“祝吾皇万寿无疆。”

百官齐声跪下,大声颂道。"诸位请起吧。”

朱元璋随意一挥手。"谢陛下。”

文武百官缓缓站立归位。"诸位爱卿,今日非正常朝议时分,大家猜到朕此刻宣召大家前来是为何事吗?”

朱元璋微笑环顾百官发问。

官员们互相看了眼当朝圣颜带着愉悦笑容后稍稍放轻松下来。

毕竟这段时间因胡惟庸一案导致株连甚广,数以万计的人受到影响。

每日上朝常闻朱元璋发布命令牵连治罪全族的消息,人人如履薄冰唯恐被波及。

多亏太子殿下时常安抚才稍稍安稳军心。"草臣等人实在不知。”

百官一致谦逊作答。

明知也不能妄加猜测,还是装作不解较好。

紧急军报传至京城,不少百姓都目睹了这一幕,朝中大臣更是在奉天殿上看得分明。"老四从北疆送来了捷报。”

朱元璋满脸喜悦地说道。

他随即吩咐道:“来人,传捷报使者入殿。”

“皇上有旨——”

“传捷报使者进殿——”

太监们一声接一声地传话。

不久,一位身穿盔甲、背着令旗的急使迅速迈进大殿。

每个时代都有八百里急行的信使,在如此速度传递消息时,无人敢加以阻拦,哪怕是民间动乱之处也无人敢冒犯。

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重要军情,绝不能受干扰。"小臣叩见皇上。”

这位信使跪伏于地敬礼问候。"请起再言。”

朱元璋面带笑容回应。"谢皇上恩赐。”

急使慢慢站起来,心中对于庄严的大殿还是有些战战兢兢。"呈上你的捷报。”

朱元璋伸出手示意。"遵命。”

急使双手奉上文书并向台阶前行。

此刻,朱标缓缓下来接过捷报。"儿子啊。”

朱元璋说道,“你立刻宣读这份捷报吧,好让群臣听闻北疆的情势,以及我将士们的英勇。”

“儿臣遵命。”

于是,朱标拆开封口大声诵读道:

“臣朱棣敬禀父皇。”

“依据父皇圣谕,臣领军征伐北元不义之师。

半月征战已见功效。”

“首先遇敌为北元三万精骑对我先锋一万军突然冲击,但我军战士勇猛无比,初战即以寡敌众,痛击北元精锐骑兵,将敌拖至主力到达后彻底击败,斩敌近万人,并俘虏数千余人。”

“其中我军士兵朱雄以箭术精准射杀敌主将帖尔建立大功。”

“而在攻打边城战斗中,经历三日激战,我大军破城并歼灭北元在内有生力量。

总计十万余北元大军已有八万人被击溃,我军仅损伤一万余人。

北元丞相王保保也被明军勇士击杀。”

“这场战斗,我军斩获敌两万有余,俘获敌军数万名,堪称全胜。”

“此次北元征战,有一显著贡献者乃刚入伍半年的新兵朱雄,他作为典范少年报国,在初战遭受敌人突袭下用箭救出数十同袍性命,并击杀敌将帖尔。

在攻城战里,他不顾自身冲杀敌营破城门且亲手斩杀北元丞相王保保立此殊勋。

目前该名战士凭卓越表现已晋升守备职位。”

念至此处,朱标亦对“朱雄”

的名字感到惊讶不已。

继续朗读道:

“敬请父皇安心,半年之内,儿定将交与父皇一个真正满意的结果,确保北元永不复存。”

“儿臣朱棣叩拜上书。”

听完这些内容后,朱标声音停下。"妙啊,真是妙啊!”

朱元璋连声夸赞,“咱家的老四确实给咱涨脸了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