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和宰相刘罗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再次重用(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乾隆密旨,因诚亲王身体有恙,再加傅恒傅中堂辞世,故授刘墉“粘杆处副左督查使”

之职。

刘墉看着密函,内心五味杂陈。

他知道,和硕履亲王的离去、傅恒傅中堂的离去,已经给朝廷造成重大损失。

如果和硕诚亲王及自己的父亲再次离去,那么这大清王朝恐怕损失更大,说不定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所以他看着手中的这封密函,在书房里愣是半天没有任何动静,仿佛凝固了一般。

其实,刘墉并非只担心朝廷会因这几人的离去而朝政不稳,他还担心这四人离去之后,自己的命运及前途。

刘墉就这般呆坐着,直至窗外的夕阳余晖渐渐黯淡,屋内陷入一片昏暗。

“大人,该用晚膳了。”

门外传来付钰的声音,将刘墉从沉思中唤醒。

刘墉缓缓起身,点燃油灯,微弱的光芒在房间里摇曳着。

“进来吧。”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付钰走进书房,看到刘墉神色凝重、一脸苦相,心中不免有些心疼:“大人,粘杆处的任命,您大不必担心。

能做到掌控一切,重要的东西及时上转下达就成。”

刘墉微微摇头,“我不是担心此事,我在思量。

如果诚亲王再离开我们,这朝廷会发生什么?如今我父亲他老人家身体也每况愈下,要是他也离开了,我大清一下子失去这么多国家重臣,会变成怎样?如果粘杆处掌握消息不及时,一个不慎延误了国事,那我刘墉将万劫不复,成为大清国的罪人啊!”

“即使如此,刘大人也得吃饭,保持好身体。

况且,皇上把‘粘杆处’的权力交给您,就是对您最大的信任。

换句话说,皇上把他的‘后背’全交给了您,这是对您多大的信任才敢这么做!”

付钰看着刘墉的满面愁容说道。

用过晚膳,刘墉依旧难以入眠,在庭院中踱步。

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时间来到了乾隆三十六年腊月初。

刘墉接到被擢升为陕西按察使的朝廷旨意。

刘墉接到这道旨意,心中五味杂陈。

一方面,升职意味着朝廷对他的认可和信任;另一方面,他也深知新的职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挑战。

“付钰,此去陕西,不知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刘墉望着远方,若有所思地说道。

付钰在一旁说道:“大人,无论何地,以您的才智和公正,定能有所作为。”

刘墉微微点头,开始着手准备前往陕西的事宜。

然而,就在出发前夕,江西这边却又出了状况。

一些曾经被刘墉整治过的不法商人暗中勾结,企图破坏刘墉的行程,甚至散播谣言,说刘墉在江西的整顿只是为了自己的仕途,并非真心为百姓着想。

刘墉得知此事,并未动怒,而是冷静地应对。

他召集了当地的百姓,当众澄清事实,并表示自己前往陕西也是为了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百姓们对刘墉深信不疑,纷纷谴责那些不法商人的恶行。

终于,在解决了江西的这些琐事之后,刘墉带着我和付钰等人踏上了前往陕西的路途。

我们一行人二十多人在前往陕西的路上,刘墉深知他被调任陕西意味着什么,那是因为金川之战即将开打。

大小金川位于四川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高谷深,地势险要,是藏民聚居地。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