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再次重用(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说罢,差人从书房拿出一封傅恒给刘墉的书信交给了刘墉。
刘墉拿着书信,望着福康安年轻悲切的面庞,心中五味杂陈,拍了拍他的肩:“福康安,你父亲是我敬重之人,往后若有难处,尽管开口。
你亦当继承傅公遗志,为我大清尽力呀!”
从傅府出来,京城的街巷依旧热闹繁华,可刘墉却觉得一切都笼上了一层阴霾。
他回到自己的府邸,坐在书房中,取出傅恒留给他的遗书,心情非常沉重。
这时,管家张成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老爷,宫里传来消息,皇上为傅中堂病逝悲痛万分,已下旨辍朝三日,追封傅中堂为一等忠勇公,配享太庙。”
刘墉长叹一声:“傅公一生,无愧于朝廷,无愧于百姓,这荣耀是他应得的。”
几日后,刘墉进宫面圣。
乾清宫内,乾隆帝面容憔悴,眼中带着失去傅中堂的哀伤。
见刘墉进来,乾隆帝摆了摆手,示意他免礼。
“刘墉,傅恒这一走,朕如断一臂。”
乾隆帝的声音带着对傅恒的眷念。
刘墉心中一酸,跪地说道:“皇上节哀,傅中堂虽去,但他的功绩和教诲,臣等定当铭记于心,为朝廷效力,不负圣恩。”
乾隆帝微微点头:“你整顿江西盐驿道一事,朕已听说,做得很好。
如今傅恒不在了,朝堂之上,朕更需要你们这些忠臣良将。”
刘墉叩首谢恩。
从宫中出来,刘墉暗自思忖,傅恒的离世让朝堂局势微妙起来,往后行事,更要谨小慎微,为朝廷肃清吏治,为百姓谋福祉,绝不能辜负傅恒的期望和皇上的信任。
刘墉出了皇宫,便带着我和付钰去了和硕诚亲王府。
见到诚亲王,只见他面容憔悴,身体状况看上去不太好,刘墉心情愈发沉重。
回到刘府,想到父亲刘统勋的身体状况也不佳,心情更加沉重。
刘墉在府中独坐书房,直至深夜。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更添几分清冷。
次日清晨,刘墉早早起身,决定去探望父亲刘统勋。
当他踏入刘府,看到父亲卧病在床,面容憔悴,心中悲痛不已。
“父亲,您可要保重身体。”
刘墉轻声说道。
刘统勋微微睁开双眼,看着儿子,艰难地说道:“墉儿,为父知晓你一心为朝廷、为百姓。
但官场险恶,你定要多加小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墉握紧父亲的手,点头应道:“父亲放心,儿子定当谨慎行事。”
离开刘府后,刘墉回到自己府上,却见门口有一陌生人徘徊。
刘墉心中生疑,上前询问。
那人见刘墉,连忙行礼道:“刘大人,小人乃傅中堂旧部,有要事相告。”
刘墉将其带入府中,那人说道:“傅中堂生前曾提及,朝中有人暗中结党营私,恐对朝廷不利。”
刘墉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非同小可,你可还有其他证据?”
那人摇头道:“小人只知这些,还望刘大人多加留意。”
送走那人后,刘墉陷入沉思。
朝廷究竟会发生什么大事?什么人会有如此之大的势力?刘墉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回到江西之后,收到和硕诚亲王的密函。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