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和宰相刘罗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两烦亲王(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他面容英俊,身姿挺拔,一袭华服在身,更显气宇轩昂。

乾隆的叔叔,却如此年轻,实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赶忙以大礼参拜,毕恭毕敬地说道:“奴才参见王爷,愿王爷福寿安康!”

“起来吧!”

王爷的声音干脆利落,不怒自威。

“刘墉信中已将事情言明,你无需多言。

本王且修书一封,你带着书信,领着那姑娘前往西山碧云庵找庵主,她见信后自会妥善安排。”

说罢,王爷移步书案,提起笔来,笔走龙蛇,一挥而就。

随后,将书信递给我:“本王这也是看在刘墉的面子,念及与曹公子的情分,方帮你们一把。

速速去吧,若让那倔老头刘统勋知晓此事,你们怕是会吃不了兜着走!”

我心中暗自庆幸,看来王爷对我们家老爷子的脾性了如指掌。

我接过书信,再次向王爷行礼谢恩,辞别王府,匆匆赶回刘府。

回到刘府,我赶忙命人套上马车,与格格一同陪着代玉姑娘赶往西山碧云庵。

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车内的气氛却因有了一丝希望而略显轻松。

行至西山碧云庵,只见庵院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四周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我等下了马车,步入庵中。

庵主妙玉正于佛堂之中诵经,听闻我们前来,起身相迎。

待看清妙玉面容,我等不禁暗暗称奇。

只见她:

缁衣难掩玉容娇,秀目含星韵自饶。

静对青灯修慧性,莲姿逸韵世尘飘。

这庵主当真生得一副倾国倾城之貌,在这深山古庵之中,宛如一朵盛开的幽兰,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我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递上和硕诚亲王的书信。

妙玉接过书信,展开细读,随后,轻轻抬起头,目光中透着一丝疑惑与关切:“阿弥陀佛!

却原来尔等是刘墉刘崇如和曹公子的亲人,是贫尼怠慢了,贫尼法名妙玉,得罪各位了。”

说罢,她微微顿了顿,又问道:“那曹公子现在何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赶忙回答道:“曹公子在十四爷胤禵府上做客卿呢。”

妙玉微微点头:“即便如此,我且收下代玉妹妹了,谁叫我们都有个‘玉’字呢。”

言罢,妙玉唤来小尼姑奉茶。

我们接过茶盏,轻抿一口,只觉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随后,我们留下二百两布施,向妙玉辞行,回了刘府。

谢天谢地,林代玉姑娘总算有了个安身之所。

此事暂告一段落,可我心中却清楚,这不过是平静湖面泛起的一丝涟漪,更大的风浪或许还在后面。

和硕诚亲王,康熙爷的第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他的一生可谓波澜起伏。

生于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十六日,其母为穆嫔陈氏。

康熙六十一年驾崩之时,胤秘年仅七岁,尚是懵懂孩童。

雍正五年,其母穆嫔陈氏离世,年幼的他早早失去了母爱,正当他在这深宫中独自面对风雨之时,是雍正爷夫妇将其抚养成人。

在雍正九年四月初一日享太庙时,雍正爷命胤秘前往行礼。

雍正十一年正月初九日,雍正爷封其为亲王,二月初七日,胤秘正式被封为和硕诚亲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