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是忠是奸自有天意知晓(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已联系御史和言官,还有几位给事中,只等明日早朝,便参他一本。”
“既参蓝玉之罪,也参吴王的胆大妄为。”
“双管齐下,定叫二人永无翻身之日。”
方孝孺抚须道:“黄兄计策极佳,蓝玉被抓只是开端,而非终结。”
“明日朝堂,全仰仗黄兄。”
“务必要一举击垮二人,扫清立献王为储君的阻碍。”
朱允炆听罢,心中兴奋不已,又问:“咱们之前的计划,是否可以一起使用?”
“莫急!”
方孝孺摇头,“陛下向来偏袒至亲,即便犯下大错,也不易严惩。”
“咱们一次性使尽所有手段,陛下未必就会痛下**。”
“不如暂且留着,日复一日递上奏折,一封比一封更重,时间久了,陛下心中怒火越积越多。”
“对吴王的惩罚自然也越来越重,让他永远失去机会。”
朱允炆闻言,拜服道:“先生饱学圣贤之书,所提办法远胜他人,是我思虑不周。”
“没错,就按先生之法,必能让其自食恶果。”
朱允炆停顿片刻,又装作可怜兮兮地说:“只是这样一来,皇爷爷每日伤心难过,伤及身体,这是我不孝啊。”
方孝孺忙劝道:“献王仁孝,此时绝不能手软。”
“除掉了吴王,扫除了殿下继承皇位的阻碍,待殿下登基称帝、掌控江山、安定社稷、使万民安泰,令大明永世长存,这才是对陛下最大的忠孝。”
“若是只顾眼下不让陛下忧愁,却未能彻底清除吴王,使其有机可乘夺回江山,则是对不起陛下,对不起黎民,实为不孝。”
“若是把江山托付给他,殿下便是朱氏一族的罪人,也是天下百姓的罪人!”
朱允炆深感敬佩,说道:“先生教导甚是,学生铭记于心!”
黄子澄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明日的朝会上给蓝玉和吴王定罪,这件事我们必须仔细商议。”
朱允炆点头:“正是如此,我们切不可疏忽大意。那日朝会之上,他公然要求储位,觊觎江山,却还能平安无事地离开。”
“今日之事,是他主动挑起,必定早有准备。”
“我们万不可轻视。”
方孝孺笑道:“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今晚我们立刻把蓝玉劫走,连夜审问,先给他定罪,结成铁案,顺便牵连吴王。”
“就说吴王与蓝玉****,吴王因事情败露才去捉拿蓝玉。”
“只要蓝玉承认并指证,此案就毫无争议,无人能改。”
黄子澄惊愕地说:“可是蓝玉在吴王府中,有锦衣卫守护,我们怎么抢得过来呢?”
“难道方兄能说服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吗?”
方孝孺笑着摇头:“这当然不可能。”
“不过,几年前锦衣卫的审讯和关押权就被陛下收回了,你们难道忘了?”
“现在锦衣卫的牢房早已荒废,刑具也损坏多年未曾修复。”
“吴王已经把蓝玉还有那个傅叶都关在自己的府邸里了。”
“依我看,他们今晚可能会达成协议,甚至重新合作,也不是没有可能。”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