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芒山大典3之移花接木(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说着,只是给陈煜换了一幅簪子,又为他夹了些菜在玉碗中。
陈煜摆了摆手,说:“朕恕你无罪,你若不说,朕让你把这一桌子吃完。”
“这……”
槐公公犹豫片刻,躬身道:“奴才觉得大人们中虽确有非议此事者,但大多都是忠贞谏臣,乃是出于对陛下的一片忠心,不过有些固执而已。公子之事,朝堂中之所以流言四起,有一半是因为陛下至今可还未为他正名入宗庙,若如流言般突然就要在封禅大典上直接鼎定东宫,这委实是古之从未有过的先例,奴才想到这一层,便认为大人们的顾虑就多少有些能理解了。”
陈煜端起金樽饮了一口,双眼微凝说:“古之先例?你是说,先封王再立储?”
槐公公腰压得更弯,不敢接话,意思却了然。
“哼哼,你的建言倒是与袁公昭一样。”
槐公公听了这话,既然杀神军袁大统领也提了,便暗自松了口气,只见陈煜继续说:“朕岂不知他们最在意的就是‘名正言顺’这四个字,但是既要封王,必得先入宗庙族谱,要入宗庙必上追其母。哎,不追封还好,大典上寡人搞个专断独行木已成舟,满朝文武也不当如何;但若提前正名追封,恐怕不仅徒生祸端,原来敢来的也不来了,如此岂不误了大事?”
说罢,陈煜又看向槐荣:“你说呢?”
槐荣这下可不敢再言,立马跪在地上求饶:“陛下,此乃陛下圣心独裁之事,奴才实在不敢再言,求陛下饶了奴才吧!”
“咚”
陈煜将金樽用力放在桌上,一声重响吓得槐荣体若筛糠,仿佛千把寒刀抵在脑门上,不过几息冷汗都滴了一片,这才将头磕在地上说:“陛……陛下忘了,景成三十二年,宫中怀有龙种者还……还有一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煜双眸猛地瞪圆,思绪瞬间如同被一道闪电击中。
“是啊,那年还有一位嫔妃身怀龙种,而且已是足月即将临盆,可是在扶幽宫之乱中她和前来探望的长公主一起被姑红鬼一把大火烧死在了朝阳宫中,最后焦尸相融,不能分辨。那便是琼妃!”
……
琼妃出身高贵,乃是清河崔氏长女,本名崔莹,她十五岁入宫,因容姿秀美更兼诗书奇佳,故而恩宠多胜于旁人,十七岁便怀上龙种。太医们早已看过,说琼妃腹中怀的必是一位皇子,此事宫中人尽皆知,清河崔氏何其精明,将风声也放了出去,故而其实朝堂内外都是知道的。当年未央宫中,除李皇后之外,便是她最受陈煜喜爱。自李皇后难产而死,本要封为太子的小皇子又不行早夭之后,琼妃和她肚中的孩子便是整个后宫中的众星之月,若非凭空出现个唐依依,恐怕如今陈煜最爱最宠之人,便是琼妃无疑了。
“要寄名在琼妃名下吗?岂不负了依依?”
为这两难境地,陈煜在房中来回踱步,竟一直熬到了破晓也一刻未眠。面色憔悴枯黄,眼中都布满了血丝,但见熹微晨光洒进宫城,他独自推门出来,这才惊醒了守在门口的槐公公,陈煜一言不发地径直穿过大殿,果然看见两个古稀老臣已经瘫睡在石阶之下,眼中又是怒气,又是无奈,心中忍了又忍到最后都化成一声叹息,“罢了!”
“咳”
他轻轻咳嗽一声,紧紧跟在身后的槐荣连忙躬身上前一步,陈煜吩咐道:“传刑部都官司郎中崔冰。”
“遵命”
……
清河崔氏主业营商,在朝为官者不多,刑部都官司郎中崔冰算是这一代的主心骨。崔冰今年三十九岁,未至不惑之年就已官至四品都官司郎中,专职囚狱鞫决,只比薛天凉低了半级,也确实青云路顺、堪为大才。崔冰身形消瘦,眉目如锋,一身褐色官袍穿的甚是得体,竟有些道门风骨,“刑部都官司郎中崔冰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煜难得眉眼带笑道:“平身。”
“谢陛下!”
崔冰站起身来,仍不敢直视,近日刑狱无要案,仁宗却无故招他,一时让他摸不着深浅凶吉。更让他忐忑不安的是刚刚进殿前看到两位重权老臣竟然昏死在冰冷的玉阶下,周遭满是铁甲却无人上前,便十分得惶惶不安了。
“槐荣,赐座。”
“是”
说话间槐公公果真端了一张凳子过来,这让崔冰简直如坐针毡。
陈煜道:“崔郎中,朕记得第一次见你,还是景成四十七年,那年你高中探花,朕出的题是‘论礼’,你写的却是一篇《平疆策》,当年主考官礼部沈尚书说你风马牛不相及,字里行间即清高狂傲亦失礼妄言。”
说着陈煜抬手,槐公公已经将一卷玉轴送到掌上,陈煜撕开封条,看了片刻笑着说:“这末尾有一句‘所欲有甚于生,所欲有甚于义,所恶有甚于死,所恶有甚于耻不义而苟活执行,唯为万民之大善为大周之大忠也!’这话是出自爱卿的手笔吧?”
崔冰听了这话,以为陈煜听了什么谣言,以为当年他有舞弊抄袭之嫌,立时吓得跪在地上急声道:“陛下,这确实出自微臣之手,绝无半点虚假。”
“唉,急什么?”
陈煜忙抬手说:“快坐下。”
崔冰依言坐下,却悬心吊胆,好似随时可能人头落地一般。
陈煜将卷轴又交给槐公公,笑着说:“本来沈尚书是主考官,朕不该越了他的权驳了他的意,但是当朕看到这一句,便力排众议,定了你的探花之位。这其一,是朕也认为这一句虽有失仁义古礼,但在纷争天下中却不失为炙心真言;这其二嘛……”
说着,陈煜站起身来缓步走下台阶,靠近几步说:“你还是琼妃的族弟,说起来还是朕的亲人呐。”
“是,微臣常感陛下慧眼圣恩。”
陈煜笑着按了按崔冰的肩膀,让他又坐了下去,继续道:“扶幽宫之乱中,宗亲蒙难,朕心痛如绞,这些年不仅政务废弛,也亏待了你们。近日发生了些大事,朕才想起你们清河崔家在朝中竟唯有爱卿一人而已,此乃朕之疏忽,不过……”
说话间,陈煜已来到崔冰身前,负手而立,神色凝重地看着他说:“好在近日杀神军寻回了朕与琼妃的皇儿,呵呵,说起来这还要多亏令堂,当年她也来朝阳宫探望琼妃,是时逆贼闯宫纵火,她抱着皇儿躲进了清婷浴池之中,才得以幸免于难,想必这即是你崔氏祖辈积的恩德宽厚,亦是阖族之幸。”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