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六章 安刘者必勃也(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可惜的是,他备受恩宠,身为天下文人领袖,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却最终选择了投降。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能够在磨难中不断前进,靠的则是如于谦、文天祥般的英雄挺身而出,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一口气看完安刘氏天下的布衣将相周勃#历史#小知识#汉朝】

刘邦曾说:“安刘者,必勃也。”

周勃作为汉初风云中的第一柱石、名臣,他的前半生横扫天下,以一介布衣建功立业,成为大汉功勋。

然而,他的后半生却因吕后专权而陷入困境,尽管他并非功勋最高的将领,却依然难逃兔死狗烹的魔咒。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聊聊布衣将相周勃。

根据史书记载,在最早跟随刘邦起事的丰沛老兄弟中,周勃的出身算是比较悲惨的。

萧何、曹参是有头有脸的豪吏,樊哙是事业有成的个体屠宰户,而鲁皖作为刘邦的小,虽然其职业不详,但至少也是个有房有地的小康家庭。

但周勃就不一样了。种种迹象表明,他是一位真真切切的无产阶级。《史记》记载,周勃以编织薄须为生,常为人吹箫办丧事。

所谓的“薄须”

是一种专门用于养蚕的类似于簸箕的东西。周勃的主要工作就是编织薄须以博取生计,这六个字更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周勃家里似乎连最基本的土地都没有。

为了维持生计,他被迫学会了吹箫技能,兼职干些杂活,混口饭吃。由此可见,作为民间艺术家的周勃,面对生活也压力山大。

太史公司马迁对周勃的早年经历也做了评价,说周勃还是老百姓的时候是个粗鄙不堪、才能平庸的大老粗。原本按照正常剧本,周勃估计也就像普通人一样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

直到他遇到了刘邦,就这样一个乡巴佬跟着一个流氓开启了出疆入乡的传奇人生,日后更是成为太史公笔下比肩姜太公的千古名臣。

所以能力和机会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同等重要。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或许屏幕前的各位也都只是差一个机会。

公元前2o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打响了反对暴秦的第一枪。因为触犯秦法,在芒砀山中“吃土”

许久的龙之子刘邦终于等到了时来运转的机遇。

在萧何、曹参等人的帮助下,他拿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沛县,并被推举为沛公。而周勃也是在这一时期加入到刘邦的起义队伍的。

《史记》记载:“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周勃以中涓从。”

“中涓”

的字面意思是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引申为近侍。

从这个任职也能看出,刘邦与周勃二人关系匪浅,否则刘老大不会无缘无故地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一个陌生人。

周勃作为民间艺术家,虽然一直干的是手艺活,但却生得浓眉大眼、雄壮异常。在刘邦最开始抢地盘的岁月里,这个大眼的周勃总是毫无怨言地冲在战斗的第一线。

《史记》记载:“周勃先登夏邑、砀山、下邑。”

“先登”

在古代攻城战中,是指第一个登上敌方城墙之人。

完成这一壮举,不仅需要过人的武力,更需要不怕牺牲的精神,因为第一个登上敌军墙头的人势必会被疯狂狙杀,可谓九死一生。而周勃竟然完成了三次先登,可见其为人勇猛。

周勃一次又一次的先登举动,也给刘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刘邦眼里,这个每次都身先士卒、听从指挥的周勃,绝对是个信得过的好兄弟。

后来在西汉建立之后,周勃加上平叛燕王臧荼有功,被刘邦正式册封为绛侯,食邑一万八百户。然而,封侯却只不过是其牛逼人生的开始。

司马迁说:“周勃这人性格质朴,老实敦厚,说白了就是头脑简单。”

也正因为周勃性格简单,刘邦才认为此人可托付大事。

公元前195年,临终之际的刘邦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命周勃、陈平诛杀樊哙。

作为刘邦好兄弟兼连襟的樊哙,因继承人问题的风波让刘邦起了杀心,而周勃作为替代樊哙的将领,由此也能看出他在刘邦心中的信任度。

第二件是交接帝国人事工作。刘邦最后时刻神秘地向自己的老婆吕雉说了这么一句话:“周勃重厚少文,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吕雉也深以为然,竟然让周勃做了15年的大汉帝国最高统帅太尉。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吕雉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成为幕后权力的操控者。在吕后执政的这十几年中,刘姓诸王备受打压,而吕氏族人则权倾天下。吕后大封诸吕为王,其意图不言而喻。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面对吕后雨后的强势,周勃选择了暂时隐忍。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吕后也并没有直接与刘氏利益绑定的沛县功臣集团撕破脸。

吕后当政15年,大汉帝国的丞相虽然换了3次,但一直都在丰沛集团的圈子里打转。而周勃也一直稳坐大汉帝国最高军事长官的位置。

以陈平、周勃为的朝堂和军队中的势力,表面顺从,实则是在等待一个出师有名的机会。因此,在彼时的大汉朝堂上勉强保持了一种脆弱的平衡。

这种平衡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8o年,随着吕后的突然病危才被打破。这位克制了一辈子的女政治家,在临终之际却犯了糊涂。

她知道自己的几个侄子都不成器,但为了吕家的前途,她铤而走险,试图让吕氏掌控天下。史书记载,当时陈平为相,却无内政实权;周勃为太尉,却不得进入军营。

在短短一个月内,病入膏肓的吕后从沛县功臣集团手里同时抢走了相权与军权。然而,乳臭未干的吕家二代又岂是这些老油条的对手?

吕后一死,周勃与陈平谋划,迅诛灭吕氏,拥立代王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在这场诛吕安刘的政变中,周勃居功第一,成为力挽狂澜、拯救大汉王朝的功臣。

汉文帝即位后,周勃被拜为丞相。此时位极人臣的周勃也深感功高震主,于是主动退休告老还乡。

然而,想当初诛杀吕氏时,周勃在军中一呼百应,其威信之高,也成为了他的催命符。权力更迭下的猜忌,使得“卸磨杀驴”

的老桥段再次上演。

不久,周勃就被人诬陷谋反,被捕入狱。此时的周勃宛如虎落平阳,被狱卒欺凌侮辱,甚至需要贿赂狱吏才能保全自己。

最终,周勃的落魄加上其性格的质朴,使得汉文帝放了他一马,他得以寿终正寝。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