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一代名妓(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其实相较于前两者,钱谦益在感情里对柳如是并不差,甚至算得上是绝世好男人。这对老夫少妻婚后的日子里,钱谦益对柳如是的爱意只增不减。
他为柳如是建别院、造藏书楼,与她吟诗作对,好不自在。
可惜他们生在了改朝换代的时代。甜蜜的二人生活不到5年,大明灭亡了。公元1645年,满清大军兵临南京,南明弘光政权岌岌可危。
有人打开城门投降,也有人逃出城外继续抵抗,更多的是选择自尽殉国。
我们常说“商女不知亡国恨”
,而出身青楼的柳如是却劝丈夫投湖自尽,以身殉国,为天下做一个有节气的文人表率。
然而,62岁的钱先生沉默良久,最终吐出了那句震古烁今、千古流传的名言:“水太凉,不能下。”
柳如是见丈夫没有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坚持要独自跳湖,却被钱先生死死拉住。之后,钱先生不仅率先带领众臣在城门口跪迎清军,还在清军布剃令后第一个剃了头。
而整个过程颇为荒诞:就在大家心情紧张、气氛惶恐时,老先生突然说道:“头皮有点痒。”
说完便急匆匆地跑了出去。
等他回来一看,已经变成了光头,像金钱鼠尾一样。这一幕把全家老小吓得目瞪口呆,惊愕万分。
最终,钱谦益投降了满清,做了为人不齿的2臣。然而,放弃气节、带领南明官员跪迎清军的钱谦益,在投降后仕途也不顺利。
顺治四年,钱谦益因事入狱,全靠柳如是奔走营救,方才获释。
出狱后,钱谦益看着柳如是,老泪纵横,感慨道:“痛哭临江无孝子,徒刑父难有贤妻。”
柳如是义薄云天的救赎故事,也让江南士林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传奇女子。
在大是大非面前,出身风尘的柳如是却视死如归,宁可玉碎,不可瓦全。而饱读圣贤之道的钱谦益却贪生怕死,卑躬屈膝,这无疑是莫大的讽刺。
后来,在柳如是的影响下,钱谦益辞官归隐,二人暗地里赞助反清人士,为他本已声名狼藉的名誉挽回了一些颜面,直到康熙三年钱谦益病逝。
虽然钱谦益在历史上备受争议,但对于柳如是而言,他却是呵护疼爱她的丈夫。
钱谦益去世后,柳如是因为家产问题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不愿忍受乡里族人的欺辱,她最终以三尺白绫自尽,终年46岁。
她用这种方式向自己一直鄙视的封建礼法起了最后的抗争,她是为正义献出生命的奇女子。就这样,一代秦淮才女结束了她曲折的一生,香消玉殒。
纵观柳如是的一生,堪称传奇女性的代表。
国学大师陈寅恪为柳如是撰写了《柳如是别传》,在双目失明、右腿摔断的恶劣生存条件下,他用学术生命的最后十年心血,完成了这部8o余万字的巨着。
在陈寅恪先生看来,柳如是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称得上是女侠、明书、文宗、国士。
她短暂的一生,读来让人觉得世间种种爱恨聚散,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现如今,常常有人问:一个女人究竟该如何过好这一生?什么样的女人才算独立?柳如是在爱情面前,勇于争取,也勇于舍弃;在家庭面前,勇于承担;在民族面前,勇于坚守。
她只不过是有自己的底线,按照自己的性格过完了这一生。即使在今天,她也值得成为众多女性的榜样。
【大明最“有种”
的男人#历史#南明#小知识】
他是东林党魁,清流领袖,却勾结阉党投降满清,成为了令人唾骂的2臣。他是风流才子,一代文宗,为了爱情迎娶妓女为妻,却成就一段千古佳话。他就是贪生怕死的“爱国者”
钱谦益。
说到钱谦益,或许大家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作为大明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水太凉”
典故却早已家喻户晓。
平日里把爱国主义挂在嘴边,声称国家有难将全力以赴,不惜以身殉国,事到临头,却在小老婆柳如是投湖自尽时,说出了“水太凉,不能下”
的名言。这不是笑话,这只是明末众多表里不一的伪君子的代表。
翻开钱谦益的个人履历,你会现他堪称大明的“高材生”
:15岁拜师东林党大佬顾宪成,28岁考中探花,不久便成为东林党的魁。
因为文采出众,他名列江左三大家,被评为大明文坛领袖。彼时的钱谦益,可谓是政坛、文坛“两开花”
。
然而,开局顺风顺水的他,为官生涯却十分波折。在天启和崇祯两朝,东林党与阉党等派系的斗争中失败,导致他几经沉浮,最终被下令削去官职,罢官回乡。
这也让钱谦益在大明王朝任职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然而,职场的失意却换来了情场的得意。
公元1641年,59岁的钱谦益迎娶了吴江名妓、秦淮八艳之的柳如是。这一年,钱谦益59岁,而柳如是才23岁。二人的“忘年恋”
以农果农,也让在政治上陷入低谷的老钱先生焕了“第二春”
。
大名文坛偶像钱谦益,老牛吃嫩草,娶妓女为妻——这么一条炸裂的新闻即使放到现在也是轰动全国。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