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绞肉机(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好好好,我看你是皮痒了。
什么部族联合,什么伏击你,我不管这些。
再给你一次机会,去把这个部族灭了。
别逼我亲自动手。
真要是我亲自动手了,那你折兰部,怕也是要被我顺手给收拾了。
——大致就是这个画风。
在残酷的草原,从来就没有‘非战之罪’‘兵力悬殊’之类的说法。
打赢了就是赢了,打输了就是输了。
十万人群殴一只蚂蚁,那也是赢,一个人被漫天外星人血虐,那也是输。
赢了就该通吃,就该拥有失败者所有的一切,包括但不限于财富、妻儿,乃至于肉体、灵魂。
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输了,就该接受失败者所应得的悲惨遭遇,为人奴婢,甚至是成为敌人祭天庆祝胜利的祭品。
别找借口,别找理由。
游牧之民不相信眼泪,撑犁天神不庇佑‘败类’。
什么是草原上的败类?
失败,就是你的原罪……
所以此刻,仍留在高阙的匈奴守军,不敢输。
没有任何一个游牧之民,能接受在草原成为‘失败者’的悲惨下场。
所以,他们悍不畏死,争先恐后,无所不用其极的,冲向汉军将士拼死驻守的,上下南关墙的各处阶梯口。
然后一头撞上严阵以待的汉军步兵整列,将刺骨冰寒的石砖染红,并为屹立于凛冬腊月的高阙,增添一份腥臭的温热……
“将军,绞盘不在关墙上!”
不多时,原本由先锋将士驻守的南关墙,次序为程不识所部中军主力接替。
相较于潜行数日,饱受寒冬璀璨的先锋大军,程不识所部中军,是前日才以‘冬训’的名义走出博望城。
且出了博望城后,程不识所部也没有为了这烟行踪,而过度牺牲将士们的身体状况。
早在战前,程不识就看得很明白了。
——致都所率领的先锋大军,唯一的目标就是暴起而夺高阙关墙,让这场战争的开始,从城池攻防战转变为阵地争夺战。
让双方对峙,从原先,汉军将士在高阙外昂往上冲、匈奴守军在关墙上低头往下射,转变为:汉军将士守南关墙,匈奴守军控制北关墙!
双方以整个高阙为战场,以南北两侧的关门、关墙作为战场边界,进行一场退无可退、避无可避的正面交锋。
所以,为了确保突袭的突然性,致都所部先锋,必须保证行踪不暴露。
为了隐秘行踪,致都所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先锋将士的身体状况,甚至承受一定数量的战前非战斗减员。
但程不识所率领的中军主力,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性质。
就如此刻:致都麾下先锋大功告成,突袭夺取高阙南关墙后,是需要程不识所部中军主力赶紧跟上,并以尽可能饱满的状态接替防守位置,巩固已经到手的南关墙阵地的。
所以过去这两日,程不识也没给麾下将士,上所谓‘冬训’的强度,只在博望城外这儿转转,那儿看看,动不动就驻军修整,甚至埋锅造饭。
如此两日,中军将士虽然也有些疲惫,但比起致都麾下的先锋大军,无论是精神面貌、身体状况,还是战斗状态、战斗意志,那都高了不止三五个档次。
于是,在程不识麾下中军驰援高阙,并接替防守位置后,原本还有些摇摇欲坠、险象环生的南关墙阵地,便像是被一颗天降陨石所镇压般,瞬间稳定了下来。
——程不识,是如今汉室绝无仅有的防守战大师!
凡是程不识经手调减过的军队,那就没有不会打城防战、阵地防守战的。
于是,致都、程不识两位故人,竟是在前线战斗正酣之时,得到了在关墙上面会的机会。
“博望侯!”
见到程不识的那一刻,饶是被坊间暗讽为‘面瘫脸’,致都也仍是不受控制的流露出激动之色。
倒是程不识,面色略带阴郁的拱起手,与致都简单打过招呼,便朝着关墙内望去。
高阙南关墙,东西长曰有一里,墙三丈高、墙头不足三丈宽。
长一里,宽不足三丈的关墙上,是站不下多少人的。
而且眼下,匈奴人也已经反应过来了,汉军驻守关墙暂时还不吃力,但要想从关墙走下石阶,继续深入高阙,却是举步维艰。
唯有打开关墙,并迅送一批精悍之士入关,汉军才能在关墙下站稳脚跟,才能背靠关墙,一点点将匈奴守军朝北关墙的方向逼退。
偏偏控制吊门的绞盘,又位于关墙内,此刻并不在汉军掌控之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