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丰弘阳喝了口茶,点了点头。
“正是此意,县学包括几位大人在内,算上夫子、生员、杂役等,共八十余人。其中夫子与生员,皆按照目前贵店所售三十文套餐的菜色即可,几位大人则提升到五十文,仆从杂役十五文。”
秦夏明白,这无非是地位不同,餐标不同罢了。
但对方毕竟是县学,秦夏不敢贸然点头。
“请问丰夫子,县学中既有饭堂,为何将全员的午食都交由外来食肆承办?”
丰弘阳叹口气,将县学内的“饭堂风波”
同秦夏简明扼要地讲了讲。
秦夏:……
这事他熟。
上辈子他就看过新闻,说是学校领导将大学食堂的其中一层承包给了关系户,结果闹出了集体食物中毒。
至于这种做菜水平极其糊弄的食堂档口,更是数不胜数。
果然只要利字当头,这样的闹剧古今皆有。
而教谕和训导的职责差别,听起来类似于一个主管教学,一个主管行政,这样的两个人对上,确实很难以官职而论。
后者但凡有点手腕,手中的实权便可压过前者。
能和县学合作,对秦记而言有利无害。
那个鲁训导再有“后台”
又如何,反正任他“后台”
多大,也大不过自己的夫郎。
县学一共定了七日的饭食,每天八十份套餐,三份五十文、二十份十五文,余下皆是三十文,总共是十五两多一点的银子。
只是这样的话,人手便不足。
“要么咱们再雇两个会做饭的帮厨,按日结工钱。”
当下也只能如此。
本想着再麻烦方蓉介绍两个人来,方蓉却道:“何必请别人,干娘去给你们帮忙就是。这还差一个的话……我去问问你葛婶子干不干。”
一日只忙午食这一阵,工钱和当初的郑杏花一样,都是二十文,七日一百四十文。
方蓉说是不用给她工钱,但秦夏当然不肯。
这价钱说给葛秀红一听,她倒是也心动了。
奈何。
“我这老腰这两日恰好不爽利,怕是去不成。”
在家忙活一顿饭还好,去了食肆,一站就是一两个时辰,问题就大了。
一旁的曹阿双注意到婆母遗憾的神情,好似觉得这一钱多银子要长腿跑了似的,遂主动道:“婆母,要么我去给秦记帮两天的忙?反正秦夏和九哥儿都不是外人。”
以韦家的条件,其实不用出去做事补贴家用。
但葛秀红也知道,曹阿双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去的是秦记,也没什么不放心,想了想便道:“不过七日,你想去就去罢。挣得银钱也不用交来公中,你拿着平日里买些日用。”
曹阿双欢喜应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