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在四合院没点背景怎么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9章 搅乱西方平香港二(第1页)

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后,各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回升、增长乏力,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却居高不下。

美国经济从1977年1月到1980年1月为高涨阶段,但37个月时间里工业生产仅增长15。4%,折合年均约4。8%,比以往各次高涨都低。

英国则直到1978年才恢复到危机前最高点。

连德国、日本经济都落入滞胀,无法自拔。

然而,旧账未清,新账又至。

1979年下半年起,各主要工业国再次陷入危机,而且危机程度超过上一次。

在美国,危机历时三年左右,几经起伏,工业生产指数呈现下降-回升-下降的w型曲线。

1979年下半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每桶1979年的13。77美元涨到1981年的37。29美元。油价上涨使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缩,从而触发了经济危机。

公司纳税后利润在1982年仅为556亿美元,比1979年下降43%。

企业倒闭数急剧增加,相当于1933年的水平。失业人口从1979年611万增至1200万,失业率高达10。8%,刷新上一次的记录。

危机期间,物价普遍大幅度上涨,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高达13。4%。

对外贸易逆差也创下364亿美元的新记录,出口值从1981年第二季度到1983年第二季度下降19。8%。

英国于1979年7月陷入危机,于1981年5月达到最低点。

工矿业生产指数降幅为12。1%,刷新上一次危机的记录。其中纺织、冶金、和建筑业下降最大,1981年第二季度与1979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9。3%,29%和18。6%。

如果不是北海油田的开发,1980年英国工业生产还要下降8。2%,gdp还要下降3%。

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猛增。1980年8月失业率达8。3%,失业人数突破200万大关,仅次于30年代的大萧条。

和美国同样的是,物价上涨率达两位数,1979年、1980年、1981年的消费者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3。3%,18%,11。9%,只是由于撒切尔政府采取以抑制通货膨胀优先的政策,1982年通货膨胀率才降到8。6%。其代价是经济进一步衰退,1979年,1980年,1981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8%,-2。4%,-2。4%。

由于西德马克不断升值,工资成本提高迅速,国际竞争力下降较快,西德的危机更严重。

从1980年3月到1982年12月,西德的危机持续了34个月,时间之长远在其他各国之上。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了11。7%,固定资本投资下降25。4%,失业率从3。7%上升至8。6%,失业人数从81。8万猛增到203。2万,同时,则是物价年平均上涨率高达35%。

为了应对危机,三年里政府的财政赤字分别达到574亿、761亿和700亿马克,并出现巨额国际收支赤字,1980年时逆差高达286亿马克。

日本受危机的影响最轻。危机持续时间最短,没有出现连续6个月的生产下降,而且生产下降幅度很小。以年率计算,1980年,1981年,1982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3。5%,3。4%,3。4%;

工矿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4。7%,0。95%,0。35%。同时,物价上涨幅度比其他国家小。

只所以如此,是由于日本企业将上一次危机变成了技术更新的强大动力,重新赢得了国际竞争优势。这一轮世界经济危机结束后,日本节能型的家电、汽车涌向世界各国,国际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1985年起,日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以上内容来源于中国经济论坛世界经济危机相关内容不计入总字数)

虽然这场起源于石油的经济危机主要的影响国家为西方G7成员,但是时间跨度较长,犹如温水煮青蛙又或者钝刀子割肉,痛、却步致命而且反复。

这可不是李承志想要看到的结果。

他在紧锣密鼓的联系冠亚在整个世界散布的力量,务必要在80年五月前后将这些火药桶全部引爆。

届时西方世界自顾不暇,这才方便他在东南亚三国搞事情。

根据战略部门传来的消息,王建军小队已经在坤沙的秘书长张苏全的帮助下成功渗透到了坤沙掸邦军的中坚位置。

下一步就是直接软禁坤沙,帮他国际“扬名”

了。

程一言几人组成的“庞氏诈骗”

团,已经在猴子国、简朴国以及老窝国的上层掀起了一股投资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些高官、部落首领们一个个非常自觉的拉帮结派把自己好友、部落群众的财产排着队的送进他们的手中,就跟如今的拼夕夕拉好友“砍一刀”

一样。

那庞大资金流就连见惯了大世面的程一言看见了都有些恍惚。

这些钱李承志一分没动,全都汇入开曼、英属维京群岛的马甲公司里面了,过几道手再分散到各国股市。

到时候你就是把IRS(漂亮国国税局)那帮人找来了,你也找不到这些资金的去处。

只有陈百祥那边办工厂的进度最慢,不过不同于李承志对前面两个队伍的安排。

他要的就是陈百祥稳扎稳打,一步步把工厂办成整个东南亚人人羡慕的打工圣地。

里面的员工工资最高、待遇最好,办公环境即使对标欧美国家也属于一流,甚至上下班还有车接车送。

目的就是挑起当地各个少数民族对缅族的不满,因为目前这些公司只招收缅族,理由是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金三角周边政局不稳,各种武装冲突频发。

招收少数民族工人容易引起纠纷,而且人家是执政民族,在缅国人家说了算。

时间久了,必然会招徕各地少数民族对缅族中央的不满。

是一步非常重要的棋!

所以建设的慢点就慢点吧,毕竟当地的建筑公司没有过实际的操作经验嘛!

而且采用的又是遍地开花,多处设址的方式,慢一点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