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宋:我成了赵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6章 爆猛料赵官家竟有曹贼之好(第1页)

十二名夏使甚是狐疑,被迫跟随张浚出营……

张浚遵赵官家圣谕,率领百余名兵将,‘保护’着十二名夏使,进入原夏国的陪都西京西平府的东城门。

精通汉文的十二名夏使,看到东城门上原本的“西平府”

匾额,已经更换成了的书写着“灵州东城”

四个大字的崭新匾额,他们震惊不已。

此时,映入夏国使臣眼帘的是,高大的东城墙,多处已经变成了残垣断壁,碎砖满地。

更令这些夏使,难以置信的是,此城内夏国的上万名百姓,在一百余名宋军官兵,以及三四百名没有来得及脱掉夏国官服的官吏们的监督下,竟然秩序井然地打扫着战场、修葺城墙……

有的百姓,搬运着被炸得军面目全非、或缺胳膊少腿的守城夏军的尸体……

有的百姓,捡拾着城下落地的砖石,运上东城……

然后,东城上的百姓,重新修补砌墙……

十二名夏使难以置信,惊呼道:

“宋军竟然用不到半天的时间,攻进了我大夏如此城高沟深的西京城?!”

“我大夏国陪都西京的官吏和百姓,这一万多人,怎会如此顺从地被区区百余人的宋军驱使呢?”

“……”

“哈哈哈……”

张浚放声大笑,他强压心中的震惊和好奇。

他也很好奇御驾亲征的赵官家,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不过,他按圣意接待夏国使臣,必须要表现出胸有成竹,在气势上一定要碾压夏国使臣。

张浚大笑后,风轻云淡道:

“此乃我大宋皇帝以德服众,人心尽归也!”

夏使脸上露出了不甘的神色,可是他们也无法找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张浚之言。

现在,夏使和张俊都不知道,入城后的赵官家的约法三章,以及按劳分配给百姓粮食的政策宣布后,新占领的这座原夏国西京城内的很多胆大的百姓,为了让家人和自己免遭饥饿而死,抱着的试试看的想法,走出家门,自愿给宋军当劳役。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只是与宋军签订下了劳动协议后,宋军就先预支了一袋粮食让他们先带回家后,再出来给帮宋军打扫战场和修葺破损的城墙。

他们的邻居知道此事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很快很多原夏国西京城内的百姓,不再畏惧刚刚攻入此城的宋军了。

他们反而觉得,原先的守此城的夏国濮王李仁仲率兵强征他们的粮食,甚至扒掉了不少家的院墙和房子取运砖石,用于加强城防的做法,简直就是丧尽天良。

他们对御驾亲征此地的大宋赵官家,反而是感恩戴德。

他们得知了李仁仲在守城战中自刎而死后,反而拍掌庆祝……

……

张浚带着十二名夏使,来到了城内的闹市。

他们看到,以前西京城内闹市街道上,虽然没有战前那般热闹,可却也数千人城内百姓聚集在一起,围观着悬挂在一丈高木架子上的李仁仲的尸体。

十二名夏使站在原西京城百姓们的身后,抬头看到李仁仲的尸体被高高地悬挂在木架上,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形成了一幅骇人听闻的惨象。

李仁仲的左眼斜绑着绷带,却仍无法掩盖那狰狞的面容,仿佛还在诉说着生前的挣扎与绝望。

他自刎的伤口深可见骨,鲜血已经干涸,将那件华贵的四爪蟒袍染成了触目惊心的暗红色。

他的脑袋,因伤口过深,而无力地耷拉着,连最后的尊严也已被剥夺了。

城内的百姓们围观着这具尸体,他们的脸上并没有悲伤,反而充满了愤怒和憎恨。

一百余名手持武器的宋军官兵,站立在李仁仲尸体两侧看管着,防止群情激奋的城内百上前抢夺毁坏其尸体。

赵官家把被宋军俘获的一名李仁仲的党项族侍卫,押到暴尸的现场,让其充当讲解员。

这名被迫投降宋军的临时讲解员,用党项语高声控诉着李仁仲的罪行……

而赵官家指派的一名精通党项语和汉语的翻译,用汉语高声地翻译着:

“西夏濮王李仁仲,为了死守此城,他曾亲率领兵将强拆临近四城的百姓家院墙和房屋,取下石块和砖头运到城上,以备修补战时破损的城墙,以及想用那些石块和砖头砸退攻城的大宋正义之师……”

围观的百姓中有被李仁仲生前强拆院墙和房屋者,咬牙切齿,痛骂不停……

那名见宋军势大而被迫反水的党项族侍卫,继续讲述着李仁仲的罪行……

翻译者用汉语,高声地翻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