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前所未有的事情(第1页)
第227章前所未有的事情
“报,左良玉所部叛军难逃入安南了!”
崇祯皇帝闻报,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他之所以稳步推进,就是要把左良玉逼得走投无路,窜入安南,去搅乱那边的局势,为大明攻入安南,把安南重新纳入版图做准备。
只是一开始的时候,他没想到左良玉竟然是被吓到了,就缩在那边似乎想等死的意思。于是,他不得不派锦衣卫密探找到卢鼎,让他诱导左良玉按照崇祯皇帝自己所想的去做。
还真别说,这个内应还真好用,一用就灵,左良玉跑安南去了。
不过崇祯皇帝没有急着领兵杀入安南,而是继续对广西剩下的地盘进行改土归流,另外也要等洞吾那边的战事结束。这样就能抽调一部分军力出来,用于对安南的战事。
洞吾那边,如果要完成移民互换,那至少要几年时间。然后安南这边,打下来之后同样要移民,彻底解决安南问题,同样要好几年的时间。
当然,崇祯皇帝不会忘记辽东的满清,这也是要收拾的敌人。还有倭国,也是要打。
基于此,崇祯皇帝开始考虑正式实施全民兵役制。
这倒不是突然有的,且不说华夏历史上有过,就崇祯朝来说,他革新卫所制,提高军人待遇,甚至因为军功而封了不少爵位出去,如此等等,就一直在为这个全民兵役制铺路。
想着这个,他便向京师发出了一道旨意,正式讨论全民兵役制的具体措施,并且限期半年内出结果。
等到那个时候,崇祯皇帝估计他也完成了整个广西的改土归流。
这份旨意发出去之后,便立刻引发了朝野轰动。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各地的酒楼茶馆,就经常能听到这个话题争吵的。
“要本公子来说,如今天下才刚太平,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陛下穷兵黩武,更是要实施什么义务兵役制,这是要扩军,还要再打仗,此乃误国之策也!“
“陛下这是在打该打的战事而已!洞吾那边,不要说这次出兵参与土司叛乱,以前也有侵略我们边疆,杀我大明百姓。陛下说过,如今我们大明朝军力强盛之时定然是要杀鸡骇猴,灭其国以儆效尤。否则他日又会有蛮夷之国觊觎我天朝上国。”
“那也用不着整个扩军吧,还要所有人都去当那什么兵?”
“你不要忘记了,还有辽东建虏未曾平定呢!”
“辽东建虏?这几年来又没再入关,该是消停了吧?那苦寒之地,不要也罢!”
“你这话说得,祖宗开疆拓土打下的疆土,能说不要就不要了?再说了,建虏这几年之所以消停了,那是因为被当今皇帝给打怕了,活捉过一个奴酋。”
“怕了不就好了,天下太平不好么?”
“其实你是怕从军,对吧?这么多年的战乱已经证明,没有强大的军队,天下就会大乱!当今皇帝待当兵的也不薄,从军不像以前,该是光荣的事情了!”
“……”
对于绝大部分大明人来说,从军是能改善社会待遇,甚至实现阶层跃迁的。因此,他们并不会排斥当兵。
也只有一小部分家世优越,也就是所谓有钱公子哥之类的,会抵触当兵。因为对他们来说,当兵不如他们已有的生活。
也就是这些人掌握多一些话语权,能发出他们的声音,因此对于这个全民兵役制的推行,似乎还有不少人有意见一样。
特别是在江南以及沿海经济比较好的地方,这种争论就会更多一点,一直到山东登州之战爆发。
崇祯二十一年五月初,满清的朝鲜水师从旅顺出发,越过海峡,大举进攻山东的登州,主要目的是围攻东江水师的驻地,试图一举歼灭东江水师。
好在孔有德和耿仲明都不是吃素的,在侦查到满清的朝鲜水师开始大规模在旅顺集结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应对。
因此,当朝鲜水师大规模来犯时,东江水师虽然战船只有朝鲜水师的一半左右,却还是能依靠岸上的防御工事极力抵抗,让朝鲜水师讨不到好。
();() 在朝鲜水师想登陆攻打登州等地时,又刚好遇到了两支新整编完成的福建水师奉旨北上,局势由此发生逆转,朝鲜水师的一千多艘大小战船,大概只逃回去了不到五百艘,损失过半。
这场登州海战,虽然最终还是大明这边水师取得大捷,却也把沿海百姓和朝堂上下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几年来,满清没有动静,让很多人都麻痹,以为满清不足为虑了,结果却突然大举从海上入侵。
根据事后审问得知,满清的计划是先一举打掉东江水师,然后沿海进攻江南地区,大明朝的整个沿海,都会在满清水师的攻击范围之内。
以前的时候,满清的入侵,最先遭殃的是北方京畿之地的百姓,说句难听的话,江南这边的人并不怎么关心,感觉离他们很远。
可如今不一样了,满清是可能直接攻击江南地区的。就好比以前的倭寇之乱,那可是老辈人有留下痛苦的记忆。
另外,随着这次抓到的俘虏审问得知,满清正在大举扩军,还向倭国购买了以万计的火铳。这一下,整个大明朝对于满清危害的记忆便重新回来了。
也是因为这次的事件,全民兵役制的事情一下变得非常顺利,再也没有反对的声音。就算有反对声音,也会很快就被别人给喷没了。
有关海战的消息,自然也在第一时间传到了崇祯皇帝手中,并且比外间传闻更具体。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还坐镇在广西,差不多把所有的土司领地都已经完成改土归流。
他看到奏章之后,便决定凯旋,暂时不管安南的事情。
事实上,安南那边的黎朝有派使者想要求见皇帝,愿意围剿左良玉部向大明求和。
但是,崇祯皇帝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