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47鼓励(第1页)

简书枚放下电脑,准备认真吃饭,这个点也是大家肚子饿的时候了。

虽然吃了一些点心,但还是不解决问题啊。这家餐厅她来的少,粤菜平时也吃的少。但粤菜相对来说,还比较贵,有些特色菜,她也蛮喜欢吃。

饭吃到一半,程秋华主动问“郭总,您一直都挺忙的,我们好长时间没有这样闲的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的。”

“确实是。事情一大堆,又烦还又赚不钱。”

郭总感叹道。

他以前管那么大一家工厂,都没觉得有这么操心过。毕竟大多数的业务都是由专人去谈回来的,大家分工比较明确,每个人都只需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现在呢,他要管的事情真的很多。小公司嘛,样样都得自己操心。大到接项目,小到每一笔开支都得计算好。

他和朱星宇分工很明确,他拉业务,朱星宇搞技术。但一个公司也不止这两项事情啊。还有一堆的杂七杂八的事情呢,比如招工,比如采购,比如出货等等。等同于他和朱星宇两人都身兼数职,其实还有简书枚帮了很多忙。

朱星宇只是不用出去应酬和跑业务。但他会和方博洋一样,与郭总一同和客户谈一些有关技术要求方面的问题。相应的,他的应酬少很多,绝大多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里搞设计。除了这些之外,他还得找元器件,解决生产线上出现的一切问题,忙的很。

郭总其实懂一些技术,不然也不好接这种项目。自己如果一点儿也不懂,就无法预估朱星宇能不能做啊。当然了,他接之前,也会和朱星宇商量。如果朱星宇觉得可以接,他才会接。不然,接回来又无法做也没意义嘛。

而相应的他就更忙了,他是公司的大股东,话语权主动权都在他手上。不过公司没赚多少钱,大家也都看得到。

“已经不错啦。做这种od的单,就是这样的。只有等到合作的多了,订单才会越来越好。其实只要能有一两家大客户,就有做不完的订单了。”

程秋华说。

张进波也接过话题“就是。一开始都不容易。”

简书枚也说“是啊,你们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郭总摇着头笑道“我虽然很努力,但说实话做的真不算好。其实我自己也没想到,会这么难。两三年了,公司还没赚到钱。要不是有那些纯生产订单撑着,我都不知道自己能撑到几时呢”

“现在这个产品如果有后续订单,公司就应当能赚钱了吧”

简书枚问。

“那也得有大批量的订单才行。这个月三千台,下个月五千台,其实也赚不到什么,也就是跑个流水而已。除非一个月能做个万台起步,还得有稳定的订单才行啊。”

郭总苦笑道。

搞研设计,说的多么高大上,其实又辛苦又赚不到钱。公司其实就养了郭总,朱星宇加三个工程师,总共就五个人而已。

房租水电甚至吃饭住宿,基本都是新三角公司出的钱。那三个工程师都是直接住在厂里的,这些完全是新三角公司包了。朱星宇都时常吃食堂。而且还有简书枚这个编外人员接着忙活,新三角公司的人还经常帮他们干活,甚至出钱的地方也有。

比如做个治具什么的,有时候也会和生产线上的其他治具一起做了,这点钱也没有人和郭总算。反正生产线上要用的治具多半也是客户出的。有些治具还能通用呢。

要是这些零零总总的费用,全由郭总自己出,又是一大笔开支呢。

“慢慢来吧。”

大家也只能这么劝了。

郭总心里清楚这些帐,他们更加清楚这些帐。

“谢谢你们。”

郭总举起杯,和大家碰了一下。

他以前重来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要依靠多年前认识的几个小员工。当年的他们,都还是刚成年的小年轻,刚走上社会,刚出来工作。当年,在老厂里,他们这些t籍干部都是高高在上的,面对一群大6员工,都有些无与伦比的优越感。

可是十几年而已,曾经遍地的t资企业少了很多。现在崛起的很多都是内资公司,原先的好多公司关门倒闭了,也有一些公司搬迁到越南等贫穷的国家去的。而他们这些人的地位也是一泄千里。

他们的优势早就消失了。其实不止他们t籍,还有k籍,甚至一些外籍的也没有那么明显的优势了。因为社会在进步,国内环境已经大变样了。

“您客气了。我们还在靠您赚钱呢。”

三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出了这句话。这话也是事实,现在生产线上的一半订单都是郭总带回来的。当然了,郭总也有拿钱。这是互利的。

郭总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们三人的关系真好。不用商量都能说出一样的话来。”

他很羡慕,也很庆幸自己与他们一起合作。

“是的。”

大家都笑了。

合伙人的选择很重要,好的合伙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公司会展的很好。而差的合伙人,最终都会搞出一堆的麻烦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