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八章 赐婚(第4页)

目视着众人,刘进道:“此自孝廉、茂才后,我大汉第一次行科举取才。

故意义重大,诸卿当秉承公心阅卷。

好了,闲话不多说,诸位且阅卷吧。”

“唯。”

众人应道,纷纷开始忙碌的阅卷起来。

在众人阅卷的同时,刘进也安排人将部分试卷放置到他的桌面上来,他也想看看入围的这些人水平怎么样。

“《公羊传》有云‘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今则郡国并行、天下归一。非刘姓不可分封,故和亲之策唯有乌孙、匈奴、月氏等,皆蛮夷也……

故与蛮夷之和亲如送女入狼口,臣以为不可取。”

“据臣所知,昔日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

敬对曰:“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馀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後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

后遣宗室女入匈奴。

此为我大汉和亲之始,又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入和亲乌孙……

故和亲之策,教化蛮夷,宣扬德礼,臣以为当用之。”

……

刘进看着一个个引经据典的文章,有觉得和亲是好政策的,也有的觉得和亲对大汉来说乃是耻辱的。

各个角度说理,临刘进大开眼界。

刘进一边看着一边心中感叹着:“能从整个大汉众多人中脱颖而出,水平没有一个很差的。”

刘进仔细的看着,但是却并未阅卷。

而丞相桑弘羊带着御史大夫赵过、奉常张贺、光禄勋马通、宗正刘德、大司农霍光、少府刘德、皇家科学院掌院史高等八个人则是认认真真的伏案阅卷,并按照规则各加“○”

、“△”

、“”

、“1”

、“x”

五种记号。

从丞相桑弘羊开始,众人将全部试卷批阅了一遍。

而刘进在看完几十分中学子对和亲的看法之后,终于对和亲的偏见有所改变,尤其是刘进又思考了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在乌孙,匈奴阏氏在楼兰等众多案例之后。

刘进反复斟酌思考,总体来说,和亲之策从长远来看,确实是利大于弊的。

而刘进也思索了一下,和亲所带给人的那种“屈辱感”

、“耻辱感”

,大多数情况之下,乃是作为一种天朝上国的妥协的“耻辱感”

,或者说的更难听一些,很多时候,大汉都不以为匈奴等国的人为人,而是视为野兽、禽兽、牲畜。

和野兽、禽兽、牲畜等,不被看待为人的存在进行婚配,又怎么能不令人感觉到屈辱感”

、“耻辱感”

呢?

刘进反思了一下,此前看待和亲从来未曾从政治角度考虑过,或者说将匈奴等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从客观不带偏见的角度看待和亲这种政策。

再从实际角度来说,不仅仅大汉在和亲,匈奴也在和亲。

如乌孙国、除大汉和亲外,尚有匈奴公主嫁给乌孙昆弥,若大汉不行和亲,而匈奴行和亲,定然乌孙便渐渐倒向匈奴。

和匈奴的战争是各个方位的战争,其中自然也包括对邻国的争取,若不行和亲之策,在对邻国战争争取这条战线之上就直接被放弃掉了,殊为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