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一降再降十分阴险(第2页)
“主公不可!”
“为何?”
“这官盐本身价格就昂贵,百姓私下购买私盐乃是常理,若是行此律例,那么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多少盐,长此以往,百姓的身体可遭不住!”
袁绍闻言,也觉得许攸的话十分有理,但是其中还是有些问题困扰着他。
“那此前为何未出现这种情况?”
“此前采用的乃是官商合并的方式,一边售卖高价的官盐,一边私下拿出一部分来,充作私盐,价格略微低于官盐,所以百姓买哪种盐,对我们的影响都不大,只是如今出现了价格更便宜的私盐,才会如此……”
“这莫名其妙冒出来的私盐,价格几何?”
“约莫七千钱一石!”
“那我们定到六千!”
“这……”
许攸思考了片刻,也是同意了袁绍的想法。
青盐的制造成本并不高,也就七八百钱一石。
雪花盐要相对贵一些,大概在一千五百钱左右。
所以就算降价了两千钱,对于偌大的三州地区,那也是有的赚的。
甚至价格变低之后,卖得反而会更加多。
于是乎,次日。
官盐的青盐价格从原本的八千钱变成了六千钱,雪花盐从原本的一万,变成了八千。
袁绍私下的青盐变成了五千八,雪花盐变成了七千六。
……
在洛阳的董卓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
对此十分嗤之以鼻。
价格战?
董卓最禁得起的就是价格战。
说白了,袁绍的盐最多也就只能铺满青、幽、冀三州的市场。
南边吕布、曹操、刘备、刘表、甚至于孙策的盐,全都来自于洛阳。
虽然这些地方也有自家的制盐方式。
但是其造价高昂,且质量远远比不上洛阳的精盐。
所以董卓就算在三州之地只卖一钱,其它地方也能把这个巨大的窟窿给补上,甚至还能让董卓有得赚。
“公与先生!”
“属下在!”
“通知甄家,价格定到五千!”
“是!”
……
冀州,袁绍府中。
袁绍此刻已经是被气得暴跳如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