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后儿子科举她写话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读书事宜(第1页)

经过大概十来天的忙碌,在李鱼家的麦子刚进仓的第二天,一场磅礴大雨如期而至。

这里的老人都有看天气的经验。所以,杨柳村基本没有什么损失。

雨后村里人都出来在大场上说起今年的收成,他们说今年的收成对于往年来说确实不错。

这让本来觉得产量低的李鱼有些说不出话来,古代的粮食产量真的低的吓人。

李鱼记得她在现代写过一篇关于主角在农村的小说,她专门上网查了一下。现代的小麦亩产量已经达到8oo-1ooo斤。

可是这个时代跟古代中国古代差不多,小麦的亩产量不会过2oo斤。想想都心酸,农民忙了一年连吃的粮食都不够。

说来说去还是土地和肥料的问题。可是李鱼在前世是一个宅在家写小说的,虽然网上冲浪的时候刷视频看过酵肥料,具体她也只是瞄了几眼。

还是等有时间了再好好实验验证。

这个先不急,现在忙碌的夏收已经过去了,李鱼在给林河的读书做打算。

这是件大事,李鱼直接跟林海说“先给你弟弟把读书的事安排好了再做生意,要不太乱了,这是大事,不能耽误。”

“娘,您把我当成什么了,什么事最重要我还是能分的清楚的,再没有比阿河读书更重要的了,您就放心吧。”

林海笑着回答。

林海这么说了,杨柳肯定也没有意见。

林江林梅也点头表示赞同。

读书先得选好学堂,村里是有个学堂的,一个落魄童生开的,专门教村里的孩子启蒙。

林河已经过了启蒙的年纪了,而且识字。所以李鱼打算让他去镇上学堂。

镇上李鱼不熟,打听学堂这事肯定得托人,夫子人品教学质量住宿环境等等都得打听清楚。

最近的肉夹馍生意不错,加上之前韭菜盒子的钱。家里人现在能吃饱吃好了。公中的银子攒了有差不多小十两。林河读书的束修应该差不多了。

可学堂这些就得请人打听了,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林海他们的四叔,李鱼的小叔子林子然。

李鱼穿过来也一个多月了,还没见过这位小叔子,只听说读过书,在镇上最大的布店“云锦纺织”

里当掌柜。

算是老林家甚至整个杨树林村最出息的了,他在镇上已经差不多小十年了。学堂肯定清楚。

况且他的小儿子现在12,也在读书。

吃过晚饭后,李鱼让林梅,杨柳带着小团子先睡。她带着三个儿子去老宅了。

还是得先跟老爷子商量商量,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是大事,还是农家子,更是难得。

老宅也刚吃完饭,众人坐在屋檐下乘凉呢,这个时间屋里太热了。除了两个侄媳妇在厨房里洗碗,别的都在院子里。

钟氏看到李鱼过来,连忙迎出来:“弟妹怎么这个时间过来了,可吃过饭了,我让她们给做点。赶紧进来坐,阿海三兄弟也坐。”

“大嫂快别客气了,我们都是吃过饭过来的。要说事的话,还真有点事过来跟公公婆婆他们商量商量。”

看钟氏忙前忙后,李鱼接着“大嫂你别忙活了。来一起坐。”

钟氏这才落座。

这是李鱼穿越过来第一次来老宅,跟她想象的差不多。

结构跟她们家的没什么区别,但是比自家大很多,正屋和东西厢房都是两间,还有灶房和一个杂物间。

因为两个侄孙还小,所以尽管是十口人在一起住,也不显得拥挤,整个院子就跟钟氏的性格一样,收拾的很是干净利落。

扫了一眼整个院子结构,李鱼心里还想着不愧是钟氏的时候。

就听到老太太开口问她“老二家的,你忽然带三个孩子过来是生了什么事了吗?需要帮忙吗?”

老爷子也边点头边接过话头“是这样,孩子们的大伯堂哥都在家,有什么事招呼一声。”

李鱼这才回神,笑着回答他们“爹娘,也没什么事,就是最近你们应该听林海说过,我们做早点生意的事。

这不刚攒了点钱,就想着送阿河这孩子读书去,想让小叔子帮忙打听打听镇上的学堂。”

听到让林河读书话,院子里的所有人都看向李鱼。

这之前林海他们家还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忽然就能供林河读书了。那早餐摊子这么赚钱?

当然,大家都不会真的问出口的。

李鱼也明白,家里忽然要供读书人,这对别人家来说正常,自己家跨步有点大了。

就解释说“你们也知道我之前在侯府待过,会一点新鲜吃食,前几年因为他爹忽然没了,有点伤春悲秋,每天浑浑噩噩的混日子。直到前不久被磕到头才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