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嫡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三章 朱允熥的陶渊明时间(第1页)

太子爷就是大明洪武之后最完美的接替人选。

这一点,早在很多年前,就成了朝堂之共识。

皇太孙虽然年轻,且行事跳脱,性子刚烈,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但没人能否认,洪武新政乃是他一手推上台面的。

国家越来越好,开疆拓土万里,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一份天大的功劳,更是一个没人敢设想过的功德。

在很多人看来,即便现在的皇太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为君者,但只要继续历练几十年,等太子爷将大明交到他手上,那时候想来也足够沉稳了。

而且,皇太孙也有些无数人的支持。

自从军功爵制度的确立,大都督府几乎就已经死心塌地的追随太孙了。

这个时候,这对天家父子貌似起了冲突,大明朝局又该如何变化?

若是冲突加剧,这应天城又是否会成为是非之地。

到时候大都督府一怒之下……

不敢想!

不敢想!

一时间,即便已经是临近年关,却有许多商贾担心局势恶化,而放弃赚钱的机会,带着货物钱财逃离应天。

试图避免可能发生的冲突,波及到自家。

不经意间。

应天城出现了这几年里,少见的寂静。

而在朝堂之上,则是人人沉默。

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这些为官多年的人不会轻易表态。

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只要这件事情没有被摆在朝堂上议论,那他们大可继续装作不知道。

什么天家矛盾?

什么皇位争夺?

跟他们没关系。

明哲保身,才是要领!

只是朝堂上的变化也确实出现了。

皇帝真的不再显露人前,大臣们只知道每日都会有太医院的新老院使接替入宫看护。

至于皇帝的圣体,现在到底如何,宫外没人知道。

上一回皇帝悄悄溜出应天,太子虽然没有杀人,但皇宫大内却也被整顿肃清了一番。

科道言官们提过几次,希望皇帝的圣体情况能与朝堂官员知晓,最不济也要让内阁大臣们入宫面见皇帝陛下。

这是历朝历代的官员们都会做的事情。

哪怕眼下主持国家的是皇帝认可的太子。

不过言官们的提议被否决了,并且得到了一份训斥,禁止他们打探皇家内情。

然后太子又当众将内阁首辅任亨泰训斥了几句。

大抵的意思就是内阁领导朝堂文武,他这个首辅没有做好管理工作,不好好干活尽想着窥探皇家。

这样是很不好的。

任亨泰当众承认工作有误,这事才算是揭过去了。

随之就是太子签发谕令,将河道总督潘德善、梁国公蓝玉、开平郡王常升、都督汤醴召回京师的公文。

在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太子爷又出一手。

升工部尚书张二工,太子少傅。工部侍郎,晋工部尚书。

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瞬间就让所有人都看懂了局势。

太子爷要将太孙的势力尽数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