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嫡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太子爷要大开杀戒了(第1页)

洪武三十年。

大明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变得让所有人都陌生了起来。

应天府的天空,很少再能看到过去那片湛蓝的天空,灰蒙蒙的天空层层落下,变成了应天府府库里白花花的税银。

直隶总督衙门正在如火如荼的从南直隶一十八府手上收缴权柄,应天府积攒下来的成熟工业化改革,也同时自京师向着南直隶一十八府席卷而去。

从京师出发的水泥路越修越长,已经开始在南直隶一十八府组成一张密集的路网。

工部正在雄心壮志的规划着一项前无古人的空前工程。

他们要在工部尚书张二工的带领下,在奔流亿万年的长江天堑上,横架一条可以让人们如履平地的桥梁。

技术上,河道总督衙门已经为工部积累了诸多的经验。

黄河上游的减水坝基本已经修成,河道总督大臣潘德善在开年之后,从洛阳城为朝廷送来了整整五车河道水利道路系统的经验总结。

白花花的银子,金灿灿的黄金,从瀛洲四道、南域诸地发掘开采运回,自户部手上转变成雇佣百姓做工的钱粮。

应天府西边的太平府正在建立起一个庞大的钢铁产业集群,以长江为纽带,上游各地产出的钢铁原料和钢铁原件,被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太平府境内。

朝廷所需的重型火炮、蒸汽机等大型钢铁构建,产量正在一日高过一日。

龙江造船厂下达的新型铁甲蒸汽战船的原料需求,也已经递送到了太平府钢铁产业集群。

成人腕臂粗的铆钉成批量的被锻造出来,送过太平府连接应天城的铁路,被运抵龙江造船厂。

借助江水带动的水锤,整日整夜的被抬高,然后重重落下,将每一片钢铁锻造到匠官们设定的标准。

这些钢铁片,一旦被水锤锻造成型,就会通过江船直接送进龙江造船厂。

南直隶的百姓们已经不再单一的追求进入官办工坊做工。

因为直隶总督衙门发布一条全新的新政命令。

自洪武三十年九月十八日开始,凡南直隶一十八府境内做工的百姓,都将获得一份名为养老保险的保障。

这项保障自然是有限制和要求的。

百姓们需要彻底脱离务农,至少每个月需要有二十天的白天是在官办或者民办工坊做工。

在达到要求之后,这些百姓需要持续或总计在工坊做工二十年,方可开始领取保障。

钱并不多,按照直隶总督衙门的前期规划,大抵每个月能领到三百文的保障。

而这一笔钱,将完全由百姓们所在的工坊缴纳,由南直隶境内税署各分税司负责征收,转移大明银号统筹投入地方上的各项商业投资中。

在经历了邹学玉的上一次摧残之后,南直隶的商贾们已经彻底摆烂了。

他们这个时候要是从南直隶搬走的话,说不得又要再被官府狠狠的征收一笔不知道什么名头的税款。

而每个月只要给那些工人们缴纳一百文的养老保险,算一算也不至于让自己亏本,除了老老实实的开始执行总督衙门的行政命令之后,这些人倒也是开始琢磨着该如何逃避这条规定。

大明正在从南直隶开始,逐渐成为人们过去无法理解和设想的模样。

就在邹学玉大开大合推行南直隶各项改革的同时,之前早就确定下来的直隶总督衙门以下各级官府吏员考核,也终于是推上日程。

按照邹总督的意思,八月初十是个好日子,整个南直隶府县官府,包括转运司、两淮督盐转运使司、漕运司都需要参与考核。

为此,好几个南直隶的转运司联名督盐转运使司、漕运司上奏内阁,反对直隶总督衙门这样无理的要求。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

这几个衙门过去一直都属于朝廷直接管辖的。

各转运司的设立,是为了朝廷调度钱粮之用。两淮督盐转运使司则是干系着两淮地区,每年价值数百万两食盐的营生。而漕运,更是牢牢的维系着帝国北方的粮草物资。

这些衙门,在过去要么是归户部管理,要么就是直接受皇帝任命。

现在邹学玉一口气,要将这些衙门里的吏员都纳入到南直隶吏员考核之中。

这些衙门自然是异口同声的反对。

只是奏章送进了内阁,很快就被打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