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第1页)
如今江月白的身边只剩皇帝这一个儿子。
不,确切地说,已经不算儿子。他们两人闹了别扭,至今还没有和好。
皇帝日日来请安,她都不给他好脸色看。皇帝脾气倔,不肯低头,安排皇后跟后妃来侍疾。
皇后宽厚大气,但细节上面的地方确实没有中原女子细腻周到。她出身尊贵,大概没有精细地照顾人的经验,导致了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疏漏,导致江月白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
皇帝因此当众训斥了她一顿,了顿脾气,其实也就是借机挥,泄了跟太后之间憋着的怒气。皇后性子比较刚烈,因此跟皇帝也闹上了矛盾。两人也这么僵着冷着。
皇帝向来是被人追着捧着的,自然不高兴去哄皇后开心。
于是转向其他后妃,江月白的侄女慧婉仪和科尔沁的兰贵嫔两个长得漂亮又温柔懂事,很快赢得宠爱。
她禁不住悲伤地问身旁的华太淑妃,“你说当初生那么多是为了干嘛?”
华太淑妃抓住了江月白的手,“太后,您别太难过。儿大不由娘。皇家普通人家都一样。”
比如她哥,当年的风流才子叶竹卿,当初不少京城少女的梦中情郎,不知道哪根弦搭错了,把家里的小妾全休了,幡然醒悟,说要在朝廷里认真做事,跟媳妇好好过日子。
江月白自嘲地笑了一声,“是我自找苦吃的。”
“太后娘娘您可别这么想。稷儿他是个明君。”
华太淑妃不禁想到了先帝。先帝也是这个样子的啊。也是六亲不认的。真是亲生的。
*
泰兴十五年,又到了三年一度的科举。婳太婉仪的八王爷、江月白的九王爷、妍太婉仪的十二王爷、洋太嫔的十三王爷都考上了进士。安太妃的十王爷落选了。
安太妃的十王爷娶了工部尚书之女;
妍太婉仪的十二王爷娶了刑部尚书之女;
洋太嫔的十三王爷娶了大理寺寺卿的孙女;
皇帝把自己的亲弟弟九王爷封为辽东王,担任辽东都护府都护。再把河南、山西、江苏的人口大量移民到东北。把户部尚书杜衡家的嫡三女嫁给了他。杜衡的嫡次女曾经是长公主的伴读。
洋太嫔的十三王爷则被留在了朝中,安排进了礼部任六品主事。
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的十王爷因为武力过人,骁勇善战,因为安南地区去年开始出现多起叛乱,皇帝把他安排到安南都护府担任副都护,常驻安南地区。
八王爷最幸福,因为继承了母亲的基因,擅长绘画书法,皇帝把周相多才多艺的孙女嫁给了他。因为他家世代信佛,派他在工部任职,专职负责修建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促进跟蒙古和xz地区的友好亲善和文化交流。
而静太妃、和太妃的十五、十六公主分别嫁给了她们原部落的表兄弟。
至此,后宫所有后妃的孩子都已经结婚成家。除了随着韩子谦出海的三王爷。
男子举行科举,女子举行选秀,都是光耀门楣的出路。
这一年李承稷选秀选了十人。后宫里一下子又都住满了人。
衬得慈安宫特别的空荡。尤其是性格很好,教江月白骑马的安太妃这一年也走了。原来留下来养老的女子一共十六人,如今只剩下了六人。其中裕太贵嫔最有福气,随儿子出了宫。
宫里实际住着的只有五人,华太淑妃、婳太婉仪、静太妃、和太妃和洋太嫔。
这五个人全都会三门语言,汉语、蒙语和阿拉伯语,听说读写都没有问题。教对方学说话,是枯燥乏味日子不多的乐趣。所以聊天的时候,三种语言混杂,大家想到哪就讲到哪,也不怕人听不懂,听不懂的话,用汉语解释下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反正多的是时间。
华太淑妃一直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真没有想到自己常年是个药罐子,宫斗走到最后,竟然还进入到决赛圈。尤其是汉人这边只剩她跟婳太婉仪。想想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自己当年可是执着地要在皇上面前检举她跟杜太医私通。若不是太后娘娘心善,跑去当头一阵棒喝,把事情全都掰扯回来说,给她讲了做人的三个基本原则,她肯定早就被自己给作死了,不,就像她娘那样,含恨而终,蠢死了。
但她也不好意思跟婳太婉仪道歉这事儿,就一直对她好,每天都跑去看她画画,跟着她做饰,给她做下手,了解到一堆牛逼的饰制作工艺,感觉特别充实的,特别有趣。
卢太妃离世时攥在手里的宫灯步摇,就是婳太婉仪亲手将黄金拉成跟虾须一样的细丝,再一点点地分层次累积整合起来,其精细程度比绣花要难多了。她不知道婳太婉仪的眼神怎么那么好,手怎么那么灵巧。
今年是龙年,是太后娘娘的本命年,婳太婉仪竟然花了一年的时间,亲手做了一整套金累丝头面、手镯、项链、耳环送给太后娘娘做生辰礼物。太后娘娘戴上时,就是个行走的大佛,塑了金身那种,浑身闪耀着金子的光芒。
婉太婉仪如今是个级大富婆,圆梦珠宝饰店在全国开了二十多家连锁,老赚钱了,但她特别的平易近人,不摆架子。
每天都让华太淑妃组织点餐,大家想吃什么就让御膳房上什么,她负责买单。然后几个人每天到点都会凑一块,磕着瓜子商量着今天中午吃啥喝啥,晚上吃啥喝啥。
她们把当初睿妃美食话本子写的美食全都点了一遍。一致认为睿妃不仅是个白金话本作家,而且还是个被后宫耽误了的级美食家啊。文里提到的那些菜真的好好吃欸。好多御厨都不知道的做法,她那个脑袋瓜到底是怎么想象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