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要是没带食物和水就完蛋了(第4页)
黄承志抬着下巴示意方向。
“那么楼代表呢?”
“谁知道,隔壁单元跟我们是一个学院吗?”
黄承志不知道楼代表是谁,他也没有这份好奇心——作为寝室代表,他只需要知道楼层代表是谁就够了,如有必要,以后总会知道楼代表是谁的。
“刚才提着喇叭的人,你们说,是什么级别?”
胡志嘉看向李俭。
“不知道,我对军衔对应的肩章不熟。不过从他能代表言并说‘营’来看,应该是营长,或者副营长?指导员或者政委什么的,大概是这种感觉吧?”
李俭也说不上来。
“诶,确实。本来我还想,这支部队来援救我们,又把我们带到操场上来说事,总得报一下番号吧。结果压根没听到什么番号,只知道我们能叫他们‘北公寓营’。”
黄承志四处张望着,只知道有战士在各个地方保卫,却看不出更多的信息。
说白了,他们几个一水的军盲,除了知道部队编制有班排连营团旅师军,剩下知道的东西就不多了。
如果换成军迷过来,怕是扫一眼战士身上的装备,就能知道不少东西。
“北公寓营,这种根据当地特色现编称呼的做法,恐怕我们之后还要遇上不少。”
李俭甚至觉得,这个称呼并不是给护送他们的救援部队准备的,而是给他们准备的。
“其实,刚才他说的话,有件事让我很在意。”
陈涛瞥了一眼队伍前列,他们还没选出楼代表。
“什么事?”
“他最后说我们要走到钱安市。”
李俭也皱起了眉头:“钱安市是省会,选择那里做临时聚居地,在这之后再做成永久聚居地,这种选择的考量方式也算是合理。但徒步过去,乌女到钱安有多远?一百千米,两百千米?”
“两个市中心之间差了两百千米,但如果只是走到行政区划内,进入市界,一百五十千米吧?”
黄承志挠头。
胡志嘉想起不在寝室的室友:“田神就住在钱安,他要进聚居地,比我们近多了。”
陈涛想起了另一个:“王野和钱安可是反方向,他从家里到这边,都得多走五六十公里吧?”
“有点惨。”
“所以我们接下来,得带着这么多东西去钱安市?路途一百五十公里起步?”
黄承志拍了拍身边的背包,有点头大。
“兄弟们有人觉得自己病弱吗?觉得病弱我可以去申请,说不定能上车……”
几人面面相觑,看到人群里真正病弱的同学被人扶着前往操场一角,在那里简单检查健康状况后上车,纷纷摇头。
“难道把这些东西丢了吗?这里头有哪一样东西可以丢,衣服吗?最占地方的就是衣服被褥了。”
李俭先前负责整理行李,最清楚几人的行李中,什么东西占重量,什么东西占体积。
衣服被褥简直是行李体积的噩梦,如果不考虑衣服被褥,他能扔掉一个蛇皮袋和两个行李箱。
最占重量的东西是饮水、砖头似的压缩饼干,还有那些书本。
如果是最极限的状态,李俭会提议丢弃书本,但现在显然不是那种极限状态。
几人看着身边的东西,只能叹气。
“办法也不是只有把它们扔掉一条。改良一下运输工具,还可以减轻运输负担。也是我考虑不周,一开始,我没想到我们需要走这么远。”
李俭打量行李,思索如何改良运输工具,让他们能够更轻松地携带行李。
背包不用改良,这东西自从诞生到现在,早已被一代代改良。现在的书包,只需要背在身上,它的压力就会自己沿着身体一路下压,最后落在双脚。
只要人体本身能抗住,健康成年人不会觉得装满了书本的背包在行进时有多艰难,甚至还能校正驼背(笑)。
行李箱也不用改良,这东西带轮子,如果不怕行李箱里头的东西被颠坏,也不怕轮子被磨坏,可劲在路上拉着就行。
至于装被褥枕席的被服包,这东西都设计好了,捆在腰上和书包相得益彰,刚刚好。
能优化的东西,只剩下蛇皮袋了。
如果可以,李俭希望获得一辆板车,把蛇皮袋堆在上面,四人围着板车走,能省不少力。
但这地方上哪能找板车?
粗略看了下,整个北宿舍区的幸存学生都在这了,人数看起来压根不比平时少,大抵能有三千人。大家的行李数量参差不齐,有比兄弟们多的,也有比兄弟们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