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从绘画开始的东京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零七章 荻野千寻的人物设定4000字(第2页)

最好是带着尖刺的,狠狠甩在日本友人屁股上,能把他们打得龇牙咧嘴的那种‘教鞭’。

把他们从‘迷失的一代’中打醒。

同样,也还要让他们能够对《千与千寻》心服口服,伸出大拇指,夸奖东野司这一教鞭打得好,打得妙,打得呱呱叫。

以东野司的职业画家目光来看,宫崎骏的作画手法并不难模仿。

无非就是手绘外加上水彩的上色方式。。。

可《千与千寻》的内核却不止是如此。

作为主要的剧本担当,东野司同样也有义务将这内核表现到纸张画面上来,从而定下整部动画电影的主旨风格。

拿给矢野龙一他们看得汤屋(油屋)只是草稿,连颜色都没上,当然不能完全表现出《千与千寻》的风格。

“千寻。。。千寻。。。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就回不了家。。。”

东野司喃喃自语着。

当初让他看这部动画。。。感触最深的地方在哪里?

他思考了好一会儿,最后轻轻地敲击了桌面。

“或许是震撼吧。”

东野司摸了摸下巴。

以前看《千与千寻》的时候,第一个印象就是震撼。

夜幕降临,油屋的鲜红灯火伴随着夜幕落下而闪烁着光芒,日本八百万神明降临。。。一切都被浅红的光彩笼罩,氤氲在祥和却又怪诡的气氛中。

东野司学前班观影的时候,也因为这场景而有种莫名的震撼感。

但经历过幼年震撼过后。

成年的东野司又看了几次《千与千寻》。。。

这时候的心情感触就又有些不同了。

给东野司一种说不出的,淡淡的惆怅感动。

这并不是东野司矫情,而是这作品的的确确给了他这种感受。

就好像听到激昂激励人心的音乐会让人走出失落一样。

《千与千寻》同样也有这样的力量。

天马行空的想象。

那种波澜不惊又举重若轻的缥缈虚无感。

至于为何最后又会让人有种惆怅感动的感受呢?

那或许应该是《千与千寻》中表达的思想吧。

人总是会长大的,在面对那个冒着黑烟,被湿气,欲望笼罩的大浴场‘油屋’这个社会时,是否又能像千寻那般,鼓起勇气,不忘初心呢?

但这毫无疑问又是不可能的。

因为只要处于社会中,人就会被染黑、被取走名字、化作一个符号。。。

这种求而不得的反差感,或许才是让人感到惆怅的最重要原因。

同样,也是刻画千寻这个角色最重要的依据。

“我明白了。”

东野司用力地吐了口气。

他要将印象中的千寻给画出来。

那是个短马尾女生,马尾处微卷,碎刘海,看上去不是特别好看。

努力的时候会皱起眉毛。

眉眼舒展开来的时候又会给人一种开朗的感觉。

。。。

害怕的时候整张脸就又会变脸色。

说到底只是个十岁小女孩,是个随处可见的小女孩。。。

红的是温泉侍者的工作服,白的是绑在身上的背带,闪着光彩的是她那双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太小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