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第2页)
“西北一带几大折冲府才从战事中?抽身出来,还未完全休整好,若吐谷浑出事,再要相帮,恐怕有些艰难。”
“北庭都护府尚有三?万驻军可供调动,他?们本就是负责维护边地诸国之间安宁的?。至于折冲府的?军士们,恰好留在原屯兵处,防止氐人轻举妄动。”
“可是,北庭都护呼延岭年?事已高,即将致仕,哪里还能带兵打仗?依臣之见,吐谷浑王庭内乱,本与我大周无关,看?在普安公?主的?面上,殿下命鸿胪寺修国书一封,调解王庭之事即可,若羌人当真进?犯,大周仍旧以国书劝解。如此一来,我大周既行了上国之责,又不必牵扯其中?,只等他?们鹬蚌相争,咱们便可渔翁得利。”
底下的?臣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各自的?见解,傅彦泽坐在靠近最末的?榻上,低垂着眼没有说话,俊朗的?双眉却一点点皱起。
公?主为保大周安宁,主动请缨,跋山涉水,远嫁他?乡,两国本就是臣属关系,如今又结下姻亲,联为同盟,作为大周的?拥趸,落难之际,却有不少臣子主张坐视不管。
若大周当真自顾不暇,无力分神便罢了,眼下明明有余力,这样做,未免让人寒心,更?要遭人唾骂。
一直仔细听着,却没有开口的?萧元琮也注意到了他?的?神色,等其中?一人说完,开口道:“傅卿好像还没说过?见解,不知?是否赞同方才诸卿所言?”
众人的?目光几乎同时朝这边投来。
虽然傅彦泽才来不久,但同僚们都已见识过?他?的?博闻强识,知?晓他?近来广泛阅览朝中?档册、典籍,对许多事的?前?因后果不比他?们知?道得少,是以谁也不会轻看?于他?。
“臣以为,诸位前?辈所言,是为边地将士与百姓着想,不愿再陷战火,都有道理。然而,我大周毕竟是上国,与周边各属国睦邻友好,若对姻亲之国落难不肯伸以援手,只怕日后难以再取信别国。”
傅彦泽也不拐弯抹角,见太子问起,便有话直说,但言辞间,还算注意分寸,给了在场同僚们面子。
“从光所言有理,只是眼下北庭都护之位,亟待定下接替之人,否则,谁来带兵?”
方才提起此事的?朝臣仍旧感到忧虑。
“此事倒也好办,诸位同僚不要忘记,当初,殿下早有布局,将靳将军调了过?去?,如今因功,已被封为忠武将军。”
傅彦泽想说的?正是靳昭,闻言附和道:“不错,半月前?,呼延都护的?奏疏中?,也曾提及靳将军是可造之才,的?确是个上佳人选。”
在座众人都知?晓,靳昭出身西域,又在中?原长大,一身勇武,在沙场上已见真章,对太子、对朝廷更?是忠心耿耿,正是眼下最适合接替都护一职之人。
然而,萧元琮听罢,却没有点头?以示赞同,只说:“诸卿所言,十分有理,只是,同将士们一样,靳昭也才刚自苦战中?脱身,如今又马不停蹄地出巡了西域各国,孤的?确有意让他?接替呼延
岭北庭都护的?位置,可是,他?年?纪尚轻,只怕难以服众,孤亦有将其召回京中?,另行封赏之意。”
一听太子的?打算有所不同,众人便不再多言。
横竖事情?还未发生,眼下不过?是提前?筹谋罢了,究竟如何,还得看?到时的?情?形。
只有傅彦泽听到这话,品出了不同的?意味。
如今,他?似乎已渐渐摸透了太子的?为人。在这种时刻,太子想将靳昭从西北召回京都,最大的?可能,便是为了提防吴王。
上一次,刘述在朱雀门没能擒获吴王,定让太子懊恼不已,尽管明面上没有动刘述的?位置,但心中?必然对其存有芥蒂,相比之下,唯有他?一步步亲自提拔上来的?靳昭,才最得他?的?信赖。
只是,太子定然知?晓,将一个已经在外建功立业,有大好前?程的?年?轻将军召回,仍旧当皇城中?的?侍卫统领,在朝臣们看?来,会是多么荒唐的?事。
哪怕这个侍卫统领的?品级并?不比将军低,也仍旧是不可否认的?大材小用。
太子不会愿意背这断人前?程的?恶名,唯有借着入京受赏之名,才能将人召回身边。
至于究竟何时受赏,恐怕要看?圣上御体到底还能撑到何时了。
不与吐谷浑王庭之乱撞到一起还好,若真撞到一起……傅彦泽感到心中?生出了沉甸甸的?担忧。
换做从前?,他?定然不会怀疑太子的?选择,可眼下,他?没有那么确定。
就在这时,守在殿门处的?王保从旁边匆匆绕进?来,趁着众人说话的?间隙,凑到萧元琮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王保是伺候多年?的?老人,早历过?风浪,说话时,面上没有半分多余的?神情?,教人看?不出是喜是忧,唯有从他?不等议事结束,便先入内禀告的?举动中?判断,应当是有什么极其重?要的?事。
很快,话便传完。
王保退开两步,等待萧元琮决断。
萧元琮面色不变,垂眼沉吟一瞬,慢慢道:“此事还未定下,容孤再细细思量。今日已无他?事,诸君尽可自便。”
说罢,起身冲众人示意后,不紧不慢地离开。
傅彦泽坐在末席处,跟着众人一道起身,向太子行礼,抬头?时,恰好见到等在门外的?韩太医。
他?未与韩太医说过?话,却从同僚们那儿听说过?此人,也远远瞧见过?一回,知?晓那是专门伺候东宫的?太医。
既然如此,那便不是圣上龙体又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