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华服之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节(第3页)

“谈不上牺牲,我想过了,只要吐谷浑与我大周不曾交恶,他们必会善待我,只是会有些孤独罢了,去了那儿?,便大抵一辈子都不会再回来了,”

她叹了口气,挽住云英的胳膊,“公主又?如何?没有权势,便只是个空架子,只有任人宰割的份,若我是皇后所生,我想,便是整个大周都再找不出一个适龄的宗室女,也绝轮不到我去和亲……”

是啊,这是个只认权势不认人的地方?,所谓的地位,也皆是手?握着权力?,才有用处的。

郑皇后,这个整个大周如今地位最高、最有权力?的女人,她的权力?,还有她身后整个郑家的权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圣上给的,因为圣上爱重皇后,所以即便她是个善妒成?性、作恶多端,受朝臣们诸多非议的女子,圣上也愿意无限度地纵容她……

云英的脑袋里模模糊糊闪过许多念头。

不知为何,她并不羡慕郑皇后,但她不羡慕的原因,只是觉得郑皇后为人太过恶毒,而非不想成?为郑皇后。

在内心深处,她甚至隐隐约约也想要成?为拥有同?样权势地位的女人。

不过,这些都只是她的胡思乱想罢了,郑皇后那样遥不可及的地位,根本不是她一个下人可能拥有的。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公主和亲之事。

临睡着前,她想,公主走后,一辈子不再回来,又?如何保证郑皇后会信守诺言,让齐采女安稳度日?毕竟,郑皇后对齐采女的介怀早已持续多年,深入骨髓了。

第62章使臣靳昭看起来更是与往日不大一样。……

云英的顾虑在不久之?后便找到了?答案。

事后第二日,萧珠儿果然将已?经写好的奏表递上去。

她身为公主,虽按皇家规矩,跟着先生读过书?习过字,但到底不受宠,又是年纪最小的一个?,没有跟着前头的姐姐们一道学,先生便也教?得潦草,只?教?出她一手?中?规中?矩的字来,旁的诗词文章粗读过一些,要亲自写却是万万不能的。

是以那封奏表写得也只?能算是言辞通顺,表意浅显。

好在,朝臣们并不在乎公主才?情如何,更不在乎这背后代表的公主这些年来受到的忽视,他?们要的只?是个?结果,有了?公主的主动请缨,其他?人便可大大松一口气。

朝堂上,他?们将公主亲笔写下的一字一句念

出来,大大赞扬一番,及至于?圣上提及齐采女请求出宫修行的事,也没有几人提出反对。

事情便就这样?顺利地定下来。

朝廷一面命人修书?,一面为公主延请名师,指点功课。

此处的功课,自然不再是寻常闺秀要学的女红、女德,而是男子才?要学的四书?五经、家国大义?,为的是让公主通晓中?原历史,深明大义?,即便远嫁他?乡,也始终能将中?原的百姓与天子放在心上,莫因嫁人生子,便忘了?根本。

此外,自然吐谷浑的语言文字、风土人情,以免她入吐谷浑后,与新?汗王无法沟通。

云英几乎每日都去绣芸殿中?看望萧珠儿,白日里,她不是在听翰林院那些学究们讲课,便是捧着他?们送来的数不清的书?卷仔细阅览。

她在宫里拘了?这么多年,骤然听到、看到这么多从前不曾见识的东西,总觉得有许多思绪一下被激发出来,却又无处诉说,便都同?身边的宫女还有云英倾诉。

云英虽也读过书?,但也只?是千字文、百家姓这样?浅显的幼儿开蒙之?物,旁的诗文典籍几乎一窍不通,对那些士人大夫们才?有资格学的正式大义?更是觉得新?奇不已?。

她每次来时,听着学究们讲那滔滔历史长河中?数不清的能留下名的人物,都要感叹,原来天地是那么广阔,原来那些在外行事的男子,心里能装下这么多的大事。

难怪他?们一个?个?眼高于?顶,不屑于?妇人小儿在内宅的那点事,换作是她,大约也会有同?样?的不耐烦。

可是,为何女子会只?看内宅那些事?当真是像男子们说的,天生如此吗?

大约是因为自己也是个?小女子,云英本能地不愿意相?信。

她思来想去,觉得是因为大多数女子生来便被拘于?家中?。

普通农家的妇人要料理家中?杂务,要生儿育女,农忙时还要像汉子们一样?下地干活,尽管她们干不来那些只?有汉子才?能干的更粗重的活,但其中?的忙碌繁琐,却比汉子们多得多。

而大户人家,像武家那般,娘子们穿金戴银、衣食无忧,平日要做的,也不过是扑蝶绣花、吟诗作对,等到了?年纪,再以家世样?貌互相?比较一番,寻个?如意郎君,从此过上生儿育女的日子,一样?还是围着后宅打转。

哪怕到了?皇宫,这个?大周权力中?心的所在,女人们也不过是换了?个?更大些的后宅,继续在其中?打转罢了?。

就连郑皇后,争来争去这么多年,最在乎的也不过是圣上的爱意罢了?。

皇后怕什么?从那日她盛怒之?下说出的话来看,她并非无坚不摧,除了?怕圣上的爱意消失外,她也怕悠悠众口。

在后宫如何闹,她都有郑家,乃至圣上替她善后,而一旦闹到朝中?,她便招架不住了?。

学究说过:“言官们讽议左右,谏诤封驳,以匡人君,古来帝王,除非昏聩无能,行将亡国,否则必要善待言官。本朝太祖开国之?际,更是留下一条铁律:不得杀上书?言事之?人。”

因为圣上忌惮言官,所以郑皇后也不得不忌惮,只?要能有人在朝堂上不时提起此事,不论能不能闹大,郑皇后都不得不收敛几分。

就像他?们郑氏一党与太子斗了?这么多年,圣上的心早已?偏得不能再偏,却还是没能得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