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后我成了曲爹,绿茶校花馋哭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第1页)

第105章

看《简单和弦讲解》看得这么入迷,嘴里还念念有词,这是在背书?

面对这奇怪的画风,大家心里突然同时产生了一种“骄傲”

和“自卑”

两种截然不同的矛盾心理。

蒋杰:我骄傲的自卑了?

好消息:耳东音乐知识不如我!

坏消息:他写的歌实在太好听了。

这种现象持续了几天后,作曲部的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而且每天陈言看的书都不一样,大家伙觉得他有点搞耍了。

哪有人背书这么快的?

一种全新的摸鱼方式罢了。

硬要说这也是工作内容之一。

毕竟作曲人需要多多学习,自我提升嘛。

虽然陈言提升的有点过于基础了,但你就说提升了没嘛?

时间在点点滴滴的度过,圈内人无比关注的御三家大战结果也渐渐清晰。

毫无疑问,最大赢家还是富天娱乐。

程雪的《后来》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超过了天睿和星泽的两位天王天后,再度成为热销榜第一,并且这个差距在不停的拉开。

热度榜上第一同样是《后来》,但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第二名是《那些年》。

《那些年》在电影剧组不停的宣传,以及电影口碑的发酵后,销量爆发式的增长,目前新歌榜第三,热销榜第四。

电影里的几首歌除了销量暴增之外,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歌曲下方的评论区了。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年》热销榜才第四,在热度榜能排第二的原因,热度榜是由歌曲销量、歌曲评论数和评论质量、分享次数等各项数据综合评定的。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觉得这场大战的最大赢家肯定是星泽。

富天的两首新歌因为首映礼提前发布,被消耗了不少的销量;天睿的歌肯定不差,但由于临时改档期提前发布,在宣发上也比不过星泽。

但结果,似乎和很多人的预料完全不一样。

最让人意外的不是程雪,而是张子明这个连三线都算不上的小透明歌手。

这个热销榜第四的含金量实在太高了,看看排在他前面可都是天王天后,不少二线歌手都被踩在了身下。

凭什么啊?

《那些年》这架势,不知道的以为张子明是个一线歌手呢。

某个业内资深音乐制作人在微客发文,感慨道:“什么叫教科书级的曲爹带飞啊?看看《那些年》吧,这就是为什么作曲在业内地位崇高的原因!”

没错,这就是曲爹带飞。

虽说电影大火在这中间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不能否认,歌曲的优秀才是这首歌最终爆发的核心原因。

这一点,圈内人士都看得很清楚。

实力强悍的作曲人就是有这样的能力。

近几个月火爆的歌曲,都绕不开一个名字:耳东。

又是耳东,还是耳东,总是耳东!

一个月一首好歌。

这真是一个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