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1页)
第107章
刘文炳又岂会不明白。
朱元检让他和王家彦着手募兵三十万,他就已经猜到了帝王的心思。
若非是因太子等人下落不明,恐怕刚才领兵出城追剿闯贼的便是陛下。
如今朝中虽然已经稳固,但真正让帝王信任的朝臣实际上屈指可数。论带兵自然是他和王家彦最是擅长,可王家彦身为兵部尚书分身乏术,三大营的事也只能交给他了。
“臣虽无袁大人和孙大人那样的领兵才能,也很想追随陛下出征。可臣知道陛下这样的安排,是为大局考虑。臣一定竭尽所能为陛下免去后顾之忧,让陛下早日凯旋而归!”
说完这话,他又有些担忧道:“可若是陛下真将三大营交给臣,那其他老臣。。。。。。”
“咱不在意这些。”
朱元检摇了摇头,声音沉沉道:“咱既然决心要整肃朝堂,今日杀那些贪-官污吏和成国公不过也只是个开始,是个警示。倘若他们那些人还不收敛,咱就把这朝堂上的人全换了!”
他说这话时虽然表面平静,但满满的全是坚毅和果决!
君臣几人目光相交,眼中逐渐拢起了杀意。
“你们几个都是咱身边亲近的人,咱也不妨跟你们明说了。”
朱元检略微停顿了下,目光扫过王家彦等人,随后便让王承恩将大明江山舆图拿了过来。
随着舆图在桌上铺开,他招呼着众人围到桌前。
“鞑子肯定是要南下的,吴三桂接到咱的勤王诏令,七日才到山海关,可见其实际上也在观望。他已到了玉田(今河北唐山),却让吴国贵带了五千人来支援,显然是想打探京师情形。”
“再者,先前唐通被迫投降时曾给他去劝降信,他还收了闯贼送去的财物,到底是何心思咱并不清楚。”
“而先前闯贼围城时,宫中内眷有不少被遣出了宫,其中那位叫陈圆圆的江南歌姬,她乃田畹(田弘遇,思宗田贵妃之父,曾经担任游击将军、锦衣卫指挥。后窃权封左都督。)义女。可田弘遇那厮见咱不用他了,就想攀附权贵巩固地位,暗中给吴三桂去信还特意提到了此女。。。。。。”
后面的话根本不用朱元检再说下去,众人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却又忍不住暗暗叹气。
吴三桂此人虽爱美色,但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绞杀虏级独多。。。。。。。他千古之下可称大忠、大义、大仁孝之圣贤也。(详见《明档》)
陛下那句“唐通给他劝降信,不知其心思”
。。。。。。
这。。。。。。
陛下这多疑的毛病又犯了!
可细细想来,坊间早有传言吴三桂在姑苏时就与陈圆圆彼此倾心。只是因田弘遇担心田贵妃年老色衰失宠,便到处物色美女想借此笼络帝王,于江南遇到才色绝佳的陈圆圆,就将其掳到了京师,并收为义女,由田妃引荐入宫。
然,那时帝王身心交瘁哪有心思顾及其他,陈圆圆于宫中三月有余仍未获得帝王欢心,便被遣送回田府。若田弘遇意欲将此女送给吴三桂,那根本就是包藏祸心。
(陆次云《圆圆传》中提到,后吴三桂入京,田弘遇盛邀家中赴宴,吴三桂惊艳于陈圆圆美貌,田弘遇将其赠于吴三桂,并置办丰厚的妆奁,送至吴府。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后,圆圆为刘宗敏所夺。吴三桂本欲投降农民军,得知此事便有“冲冠一怒为红颜”
之说,愤而降清。)
“咱不是多疑。”
朱元检猜到了他们的心思,有些无奈道:“吴三桂是个能人,咱当然是希望他忠于大明朝廷的。可你们也知道,闯贼军中有人跟鞑子勾结,说不定这事就是大同和宣府的晋商从中牵线。而晋商又做的是边境贸易,更别说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早已降清。”
“咱是这么想的。”
朱元检将众人神情尽收眼底,略略笑了笑,这才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