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这能是梁河梁河能答应改戏(第2页)
他对张志渡更高看一眼了,谁说这家伙不清楚人情世故,如果真是刺头的话,什么“由你来定夺”
的话根本就不会说出口的好吧。
只不过此时的梁河对张志渡并没有太大的信心,那家伙已经跑去跟那几个演员讲述等下拍摄要更改的方了,而梁河只是默默看了两眼,他转头拿出了手机,界面停留在与路扬的聊框里。
并没有打下文字。
梁河其实很想跟路扬吐槽一下,可想了半也的确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张志渡可能会有自己小设计的事儿,路扬早早就跟自己提醒过。
只不过这所有的小设计太过于马行空。
“梁导,你不看好?”
副导演邹侠在旁边说。
“不看好。”
面对助手,也是以后会一起并肩作战的伙伴,梁河当然不会藏着东西,他余光瞄向那边的张志渡侃侃而谈,“先,电视剧电视剧,这么多年来,大多数电视剧的演员都是用着标准的普通话,哪怕他们的普通话不标准,也完全可以用配音来解决这一问题,你知道用标准普通话的愿意么?”
邹侠想都没想,“之前有人跟我说过,其实用标准普通话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标准的普通话能让观众们可以更好的接受,毕竟大江南北的观众从小看的剧都是标准普通话,他们会下意识觉得这是电视剧应该做的事儿。”
“而且,标准普通话不会出戏。”
邹侠又补充,“我记得影帝诗学曾经有一部剧,后期他所饰演人物成长的时候,到了一定年龄,原来挺标准的普通话带上了口音,而且那口音是自创的。”
“那部剧就是我拍的。”
梁河突然说。
邹侠:“。”
场面一度有点尴尬。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梁河说,“那时候的口音也是诗学自己设计的,他一个北方人出演南方人物,口音自然不标准,所以只能自创,在这一点上我扭不过他,最后还是拍出来了。”
“后来那部剧得到了很多奖项。”
说起自己的光辉历史,梁河有点感慨,“但其实还是有点缺点的,当时观众们骂得最多的就是诗学的口音有点出戏,虽然诗学最后凭借那部剧获得了影帝,但。”
“但从那时候开始,你已经不相信电视剧里能穿插口音了?”
邹侠顺着梁河的话往下说。
“是啊。”
梁河说,他的目光又看向了那边的张志渡,“我从张志渡的身上看到了敬业和赋,而且他也有不俗的演技,这些优点都是支撑我同意他重拍一遍的方,但至于结果”
梁河的话没有说完。
可身边的邹侠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我可以让你重拍一遍,给你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但很不好意思,其实我内心早就做好了选择,机会我给了,但我不会同意,因为我曾经在这方面翻过车,所以不会重蹈覆辙。
所以这和路扬的聊框,应该是准备好和路扬说一声拒绝提议的事儿吧,作为和路扬第一个合作的导演,也是对方公司旗下的人,邹侠当然知道路扬也在梁河面前给张志渡要过特别照顾,现在梁河拒绝,那他肯定要给出拒绝的理由。
那头,张志渡还在教着大家广府式普通话怎么说,他到底是粤府人,曾经北上念大学的时候当然刻苦练习过普通话,可他松懈下来的时候,那口音还是会不自觉流露出来,毕竟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再说了,广府式的普通话并没有个标准,只需要有一定特征就好了,毕竟拍电视剧,底线还是需要让观众们听得懂。
如果真是原汁原味的广府普通话,观众们只会觉得遭了殃,毕竟江湖上流传的那句“不怕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
不是开玩笑的。
“第一个要点就是不要平翘舌,然后是没有后鼻音。”
张志渡认真跟身边的演员们讲解,“受粤语的影响,广府人的普通话是没有口音的。”
“老丝”
“蟹蟹,酱紫行嘛。”
演员们有模有样学着,毕竟大家的职业是演员,演戏是工作,演粤式普通话同样是演,在这点上大家都是强项,学起来自然不会花费太多的功夫。
“梁导,可以了。”
片刻后,张志渡跟梁河打上招呼。
“那好。”
梁河点点头,又大声喊,“各方位注意,开始拍摄!”
“听嗦青海黑色会很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