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184发售大修(第3页)
盖茨比最终彻底成为了牺牲品,至死都未现黛茜脸上的嘲讽微笑。尽管黛茜早已移情别恋,尽管他清晰地听到了“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
,盖茨比却依然固执地追求重温旧梦。
人们为盖茨比举行葬礼时,黛茜和她的丈夫已在前往欧洲旅行的路上。
《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的一生,揭示了“米国梦”
的虚幻和残酷现实。
为了赢回属于自己的爱情,盖茨比通过不懈努力和不择手段的手段,积累了巨额财富。
然而,他所追求的上流社会生活充满了虚伪和腐败,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盖茨比的梦想破灭了,这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悲剧,也象征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和“米国梦”
的幻灭。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同样明显。
尽管米国提供了许多机会,但社会的不平等、种族歧视、贫富差距等问题依然根深蒂固。
许多人现,无论他们多么努力,社会结构和制度性的障碍使得“米国梦”
难以触及。
在当今的米国,社会似乎被唯利是图和道德混乱所充斥。尽管“米国梦”
激了无数人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渴望,它也掩盖了米国社会深层的问题和矛盾。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盖茨比的悲剧实际上反映了米国理想主义的悲剧,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力感。
人们在奢华和物质的诱惑中迷失方向,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沉沦,忘记了对纯真爱情的追求。
盖茨比的梦想,就像那座灯火辉煌的豪宅,最终孤独地矗立在黑暗中,见证了时代的虚荣与荒诞。
时光流转,米国似乎仍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摇摆不定,仿佛盖茨比的结局只是遥远的传说。
然而,那传说中闪耀的绿光,依旧在遥远的彼岸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让他们前赴后继地追寻。
9月1o日,李立文被困在米国的第77天。
《2184》售了!
……………………………………
米国
艾德·考特戴上口罩和帽子,低着头来到一家书店。
“一本李立文的《2184》,谢谢。”
“3o刀。”
艾德点了点头,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币递给了店员,他的目光落在书封面。
整个《2184》的封面的背景是一片灰暗的天空,乌云密布,仿佛随时都会倾泻下无尽的暴雨,将整个世界吞噬。
在画面的中心,一位面容憔悴的男子,他的双眼深陷,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反抗。
他身着一件破旧的灰色外套,与周围灰暗的色调融为一体。在他的手中,紧握着一本日记本。
男子的身后,则是一座巨大的眼睛,它的轮廓在昏暗的天空中若隐若现,却散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在最下方,则是用醒目的字体写着的书名《2184》。
透过封面,就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压抑与无望的氛围。
艾德的心猛的抽了一下,他拿着书,飞快的回到自己的家中,步入那个充满绝望的世界。
“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
十三下?
艾德一愣,正常情况下,一般的老式时钟,最多也是十二下而已。
这里怎么会是十三下。
带着一丝疑惑,艾德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