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西夏风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24章 以邻为壑(第2页)

梁太后见宋朝归还了闹讹堡和礓石地区,为了表示求和的诚意,下令将嵬逋等七十七人送还宋朝。嵬逋等人是荔原堡的熟户,在宋朝犯了法,为逃避惩罚逃亡到西夏,西夏收留了他们。梁太后下令将嵬逋等人抓捕,通报环庆经略司,将人送过去。

宋熙宁五年、夏天赐礼盛国庆三年(公元1o72年)七月,宋夏划定绥德边界,仍以绥德城北二十里为界。两国修建了瞭望的土堡,派兵把守。

梁太后心里有了些许喜色,随后派遣使臣进京朝贡。宋朝也遣使西夏贺国主李秉常的生辰。宋神宗下诏边将,勿先生事端。

宋夏两国出现暂短的相安无事。

第二年春天,宋保安军顺宁寨的蕃部,逃入西夏境内。蕃官刘绍能带兵追赶,进入夏境没赶上,不敢再深入,下令劫持夏民为人质,向西夏索要逃跑的蕃部。

梁乙埋得报大怒:“两厢和好,已安兵息战,宋军竟然挑起战端!”

遂派兵进攻秦州,大肆掳掠。

秦州都巡检刘惟吉领兵出击,夏军败退。

梁乙埋见夏军大败而回不甘心,探听到王韶进攻木征,知沿边宋军守备薄弱,欲大举进攻。于是调集兵马,渡过葫芦河,进驻天都山及芦子川,派人到马衔山和龛龙谷,命诸蕃为援。当夏军部署完毕,梁乙埋得到王韶攻破河州,木征逃走的消息,不敢轻举妄动,遂撤兵。

梁太后对梁乙埋道:“宋军攻占了河州,收复了洮河以西的广大地区。我担心宋军从西边入境,你要早做安排。”

梁乙埋回禀:“臣明白,这就命人增修凉州城以及周围诸寨,以加强防守。”

木征被王韶战败,来到兴庆府,拜见梁太后和梁乙埋,请求出兵收复河州。梁乙埋命颇青豹领兵七千,援助木征。

颇青豹留下一军埋伏在马衔山,率大军出结河川,向河州进。

王韶遣军切断夏军前进的道路,阻击夏军,率军攻下珂诺城,击败驻守的夏军和吐蕃军。颇青豹无法冲破宋军的防线,只得领军撤退。

王韶挥军大战木征,杀吐蕃军兵及老弱蕃民数千人,烧毁吐蕃族帐万余,俘虏木征部下酋长十多人,又俘获了木征的妻子。木征见夏军败退,自己无力对抗宋军,遂向王韶投降。宋神宗赐名赵思忠,授予荣州团练使。封其母郢成结遂宁郡太夫人,妻包氏咸宁郡君,其他亲属也都授予官职。

梁乙埋要报河州战败之仇,亲率一万骑兵埋伏在黑山,令费听悉讹引一千骑兵进攻刘沟堡,引诱宋军入围。通事舍人刘昌祚领兵二千增援,路遇夏军,夏军佯退,刘昌祚率军追击。夏军返回迎战,两军不分胜败,费听悉讹领军且战且走。刘昌祚搭箭拉弓,射出一箭,正中费听悉讹肩头。费听悉讹翻身落马,夏军拼死救回,慌忙撤军。刘昌祚恐中夏军奸计,鸣金收兵。

梁乙埋等待宋军入围,却等到费听悉讹领军败回,只得引军打道回府。

宋熙宁七年、夏天赐礼盛国庆五年(公元1o74年)六月,西北地区生大旱,西夏境内草木枯死,牛羊没草吃,边民就越过边界,来到宋朝地界放牧。梁乙埋放纵边民,不做约束。

宋朝得到边将的奏报,大臣们都启奏宋神宗。

王安石奏道:“夏民越界,恐生事端,应责令边将驱逐夏民。”

新任副宰相吕惠卿启奏:“夏民放牧牛羊,定与我边民争夺草地,恐生争执。且夏民惯盗好掠,恐侵袭我边民。臣以为当诏夏国主,召回过界边民,恪守誓约所定条款。”

宋神宗心生怜悯,对群臣道:“夏国梁氏虽刁滑虚伪,但百姓无辜。天降大旱,朕岂能眼见夏民饥渴而死。”

王安石再奏:“皇上宅心仁厚,只怕梁氏不领情。”

宋神宗道:“朕是为西夏百姓,而非梁氏姐弟。”

于是,宋神宗下诏宋夏边界的各个经略司:严察汉蕃,无致侵窃。

旱情逐渐扩大,向宋境蔓延,陕西诸路也出现饥荒,百姓缺少粮食。

梁乙埋抓住机会,派人到边境,以财物招诱宋朝边民,于是边民逃亡西夏。随着旱情的扩大,逃往西夏的宋人越来越多。

是年九月,吕公弼自枢密副使罢为太原知府。他到任后,了解到麟州城内没有水井,只有沙泉在城外。夏军每次围城,阻断水源,城内的军民没有水喝,守城艰难。他决定扩大城池,将沙泉扩进城里。军民欢喜,踊跃扩城。完工后,麟州城更加坚固。

梁乙埋得到麟州扩城的消息,心中生怨,派遣费听悉讹领军进攻。夏军渡过屈野河,直逼麟州城下。数次攻城,都被宋军击退。费听悉讹命夏军将麟州城包围。城内有水源,军民不慌,日夜坚守。一个月过去了,夏军又攻了几次,仍没攻下。费听悉讹见粮草将尽,下令撤军。

夏军退到屈野水,准备渡水,只听得身后杀声大震,一军追来,夏军见状大惊。来军是一支宋军。府州都监王文郁奉命赴援,见夏军撤退,率军追击。

费听悉讹呼喊将士迎战,夏军返回厮杀,因出征已近两月,人疲马劳,不敌宋军,丢弃所掠财物,落荒而逃。

()

。。xyq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