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宋神宗变法开边(第1页)
宋朝秦州以西是吐蕃诸部,各部不相统一。邈川城主温纳支是吐蕃的一支强族,势力足以力敌董毡。董毡与西夏结亲,遣兵送亲迎亲必经邈川地。
温纳支素与董毡为仇,当他得知西夏和董毡和亲,自己被孤立在中间,必被董毡和西夏攻袭,立即遣使到西夏。
邈川使者对梁太后道:“贵国与董毡结亲,我主必投宋朝。请皇太后深思,当取消亲事。”
梁太后打定了主意,不管温纳支说什么,与董毡这门亲事结定了。于是对邈川使者道:“儿女婚姻是大事,订婚后岂能悔婚?这亲事与大领没有关系,请贵使转告你族大领好自为之。”
宋神宗是一位想有作为的皇帝,处理了啰兀城责任官员,总在想:大宋为什么连西夏这等小国都不能取胜?如何改变这种积贫积弱的国情?他想起王安石所上的万言书中有这样的言语: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
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
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
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
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
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
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宋神宗问王安石:“管理国家何为先?”
王安石回答:“择术为先。”
宋神宗问:“唐太宗如何?”
王安石回奏:“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唐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及尔。”
宋神宗授予王安石参知政事,对他道:“人皆不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注1),不晓世务(注2)。”
王安石回答:“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术尔。”
宋神宗问:“那么爱卿所要做的当以何为先?”
王安石奏道:“变风俗,立法度,乃当今之所急。”
宋神宗认为王安石的议论和主张,符合自己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的想法,遂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推行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方田、农田水利等新法,颁布天下。经几年的施行,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当时有一位叫王韶的人,字子纯,江州德安人(今江西省德安县)。进士及第,任新安主簿,调建昌军司理参军。参加制科考试不中,游历陕西,采访边事。于是给宋神宗上三篇。
宋神宗看到这篇二千多字的奏章,饶有兴趣地御览,当读到:“西夏可取。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夏人比年攻青唐,不能克,万一克之,必并兵南向,大掠秦、渭之间,牧马于兰、会,断古渭境,尽服南山生羌,西筑武胜,遣兵时掠洮、河,则陇、蜀诸郡当尽惊扰,瞎征兄弟其能自保邪?今唃氏子孙,唯董毡粗能自立,瞎征、欺巴温之徒,文法所及,各不过一二百里,其势岂能与西人抗哉!幸今诸羌分,莫相统一,此正可并合而兼抚之时也。诸种既服,唃氏敢不归?唃氏归则河西李氏在吾鼓掌中矣。为汉有肘腋之助,且使夏人无所连结,策之上也。”
“好,说得好。”
宋神宗看到王韶的主张很惊奇,便将他召到朝中探讨河湟方略。
王韶禀奏:“西蕃虽遣使朝贡,朝廷也赐封官职,但非大宋国土。陛下欲大有作为,当西取河湟,开边扩土。”
王韶的话说到宋神宗的心里,立即授其为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负责河湟开边事宜。
邈川城使者在西夏碰了一鼻子灰,回禀温纳支,气得他浑身颤抖。立即遣人到熙河经略司王韶处投诉其事。王韶正要收复河湟地区,深怕董毡和西夏联合,对宋军不利,于是上表朝廷:
臣闻西夏与董毡和亲,不利朝廷开边西境。请陛下下诏董毡,以
利害明示,令其与夏国绝婚。
宋神宗接到王韶的奏章,立即遣使,带着圣旨去见董毡,命他与夏国断绝亲事。董毡阳奉阴违,嘴上说遵旨,暗中和亲。
王韶后来听说了,大为恼火,怨恨董毡,意欲攻伐。
吐蕃另一个大领俞龙珂,在河湟地区势力最大,渭源地区的羌族和西夏都想笼络他,以壮大势力。
宋朝的边将主张以武力征讨,王韶认为武力征讨不能收复其心,决定招降。于是,王韶带领数骑直抵俞龙珂的大帐。对其晓以利害,分析成败的后果,劝他归顺朝廷。为表示诚意,王韶于当晚留宿在俞龙珂的营帐里。俞龙珂大为感动。
次日清晨,王韶告辞。俞龙珂为表诚意,派部下酋长跟随王韶而去。其后不久,俞龙珂率部族十二万人归顺宋朝。
在渭源至秦州之间有一万多亩闲田。王韶上奏章,建议开垦闲田,设置市易司管理,召商贾经营,让利于商贾,以其利养其田。
秦州经略使李师中得知,上奏反对,认为王韶的建议是侵占边地弓箭手的土地,想移市易司到古渭寨,恐秦州自此滋生事端,而所得不补所亡,此乃得不偿失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