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没搬家(第1页)
一大爷也咧嘴笑了。
可心里头那个感慨啊,翻江倒海的。
原本还以为秦淮茹应下这门亲事,是为了图点粮食啥的,反正也不缺,看在俩孩子的情面上,给就给了吧。
结果呢,怎么塞她也不要。
这样一来,对秦淮茹的看法可大不一样了。
或许那只鸡,秦淮茹是真心想送的,结果让家里那老太婆给搅黄了。
摊上这么个恶婆婆,也真是难为她了。
自从那次宴请之后啊,
杨厂长的身影,
何雨柱见得是少之又少,估摸着是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忙着烧制耐火砖呢。
倒是那天遇见的警卫员王德清,隔三差五地就拎着白糖和地瓜往食堂跑,完了还得打包两盒拔丝地瓜回家。
这样一来二去的,何雨柱和他也就慢慢混熟了。
脸熟的那种熟。
这位兄弟呢,话不多,脸上总是一副严肃的样子,仿佛面瘫了一般,老是板着脸。
头一回来的时候,还想掏钱。
何雨柱念在杨厂长的面子上,没要他的钱,不过是稍微加工了一下,也没费多大劲。
第二次来,带了粮票。
何雨柱还是没收。
第三次,竟扛来了两瓶茅台酒。
正巧何雨柱炒菜缺点酒提味,这才收下了。
怪的是,这酒一收,王德清来食堂的次数反而少了。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日子一天天过去。
等到发工资那天,还发了工业券,
20块工资外头,额外给一张工业券。
这工业券可是万能券,能买的东西多了去了。
以前啊,各种商品的票证种类多得数不清。
这工业券几乎能顶替大多数票证。
像什么自行车票、手表票这类稀缺货,有了工业券,也不再金贵。
12张工业券能换一辆自行车,6张工业券能买一块手表,工人们互相凑凑也就够了。
何雨柱工资74块,领了三张工业券。
食堂里其他人,工资统统一月18块,大部分都没得工业券。
好在他有副科级别的待遇,又额外给了10张工业券。
何雨柱又向那位大爷借了几张,拿这些工业券给雨水也买了辆一样的自行车。
在街道工作,天天东奔西跑的,没辆自行车确实不方便。
剩下来的票,就买了个钟表。
这玩意儿不贵,之前没买主要因为它要上发条,隔几天就得停,又不好调时间,有没有其实都一样。
有了手表,相互校对时间,倒也省心了。
此外,他还买了个收音机。
快过年了,家里总得添点新玩意儿。
眼下,也就收音机算得上是个家用电器,买来听听新闻音乐啥的,也挺好。
随着最后一次工资的发放,
轧钢厂也要放假过年了,
养了大半年的猪,该出栏了。
何雨柱盘算着,
按轧钢厂之前的人数,这猪肉还能人均分点,
过年一人八两肉,到年底每人能分二三两肉,已是很不错的了,
但新招了二百多人,这两头猪,剔除杂七杂八的,肯定是不够分了,
都是轧钢厂的工人,新来的不分,这在团结就是力量的年代,可说不过去。